“志毅,關於泰國公司補充中層管理人員的要求,國內暫時可能沒有辦法滿足,”方穎芝跟正在泰國開拓的高志毅打電話,“是,雖然我們的儲備和培養機制很完善,但你也知道,培養出一名合格的中層,需要時間,”
“而現在各個公司,都在找總部要人,德魯克總裁那的電話,每天都快給人打爆了,”
這些年,嘉盛在國內拓展的步子,就一直沒有慢下來,不但原有的公司,都在進一步的完善網路,現在每年又新上這麼多專案,漸漸的,管理人員的儲備,有些跟不上。
普通員工是不缺的,以嘉盛的名望和工資待遇,尤其是良好的福利——主要是在各地興建的員工宿舍,吸引了大批的應屆畢業生。
從中層人員開始,就慢慢的有些缺乏。
這也跟嘉盛的那條死規矩有關,你再是名校畢業的,對不起,參加的頭兩年,只能乖乖的當一名基層員工。
這兩年的表現,決定了你兩年後的行止。
雖然這條規矩,未免讓有些優秀的人才感到有些憋屈,但是,現在的嘉盛,早就不同於草創時的嘉盛,那種得到了馮一平或者金翎的認可,就可以立馬躍身管理層的事,不可能出現。
這可能也是一個公司大企業病的一個表現,但是整體來說,這樣的死規矩,對保證像嘉盛這樣的大企業的平穩發展,很有益處。
俗話說,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時間太短,一個人身上的優缺點,勢必很難摸清一個人身上的優缺點。
這一點,就是連德魯克也頗為讚賞,一個團隊的建設,馬虎不得,尤其是這些中層,未來有可能會成為公司的高層。
更缺的,其實是高層管理人員。
儘管有些不情願,但迄今為止,集團高管中的大多數,都來自外聘。
這其實是一種不太妥當的做法,首先,這些在其它公司表現優越的外聘人員,並不一定會全部適合嘉盛的節奏。
其次,如果長此以往,難免會對中層人員的積極性造成極大的影響,因為,看起來升遷無望了嘛。
但客觀的說,嘉盛原來的管理人員中,有很多受制於自身的水平,尤其是受教育的水平,其實最高也就只能止步於中層。
比如馮一平的那些女同學,如王金菊她們,現在雖然都已經至少是一個或者幾個市的負責人,但是很明顯,她們的潛力,明顯比不上高志毅。
說起來,從基層滿滿躋身高層的,目前也只有高志毅一個。
高志毅聽到這話有些急,“方主任,穎芝,這樣可不行啊,你清楚我這邊的狀況的,現在勢頭還算好,分店一家接一家的開,如果沒有合格的管理人員來充實,這會出大亂子的,”
“你看,國內的其實都好說對不對,好歹有那麼多兄弟公司在旁邊,可我這,孤立無援的,就只能指著總部來幫忙,”
一個人走了進來,方穎芝示意他先等著,“高總,我們都清楚這一點,但集團的意思是,你那邊,可能真不好再讓國內的人過去充實,需要儘快的本地化,”
“好訊息是,德魯克總裁,應該很快會去泰國考察,所以,這一陣子,你只能多辛苦辛苦,”
“可那也遠水解不了近渴啊,方主任,你就給我透個底,是不是一點辦法沒有?”
高志毅這人最大的特點,就是遇事不急躁,換做其它人,這會怕是一個電話就找到金翎或者馮一平那兒去了。
那樣也好,也不好。
好的是,有時候,可能會很快解決問題,不好的是,那樣總不是長久之計。
作為一個高層管理人員,總不好一有事就找金翎,就找馮一平。
那究竟是你為他們工作,還是他們為你工作?
任何一個組織,資源總量總是有限的,優秀的領導者,應該要積極主動的去爭取為自己的團隊,獲得更多的資源。
“我覺得,這事你現在找總部,也真沒什麼用,”方穎芝說。
“我明白了,謝謝你方主任,”高志毅馬上懂了,他反手一個電話,就打給了周星宇,“周總,老大哥,老領導,這次你可得幫幫我……”
總部沒辦法滿足他的要求,但如果負責國內有佳的周星宇同意給他支援,那總部肯定也不會反對。
旁邊等著的那位,這才有機會向方穎芝彙報,“方主任,這是各公司需要引進的裝置清單,”
現在嘉盛在國內,工廠越來越多,機械裝置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不過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