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吧,還真指望他到時給你們辦個影展?”
為了讓爸媽多些興趣,馮一平花大價錢給他們都買了照相機,還承諾將來一定給他們辦個攝影展,名字就叫“父母眼中的城市,”
梅秋萍一間屋子一間屋子的轉了轉,“還不錯,挺乾淨,”
馮振昌端起桌上的酒看了看,笑著說,“就是指望不上兒子,不是還有你這個女兒嗎?”
馮玉萱馬上來了興致,“對,我給你們辦,媽,不用看了,收拾得比你在家時還乾淨,來看看你今天拍的照片。”
“這個月談成了幾家加盟的?”在這,終於有女兒陪自己喝酒,馮振昌挺高興。
“在談的好多家,這個月要驗收的,有五家
。”
梅秋萍往女兒碗裡夾了一隻蝦子,“當初開第一家的時候,沒想到真還能這樣賺錢。”
“說起這個,爸,媽,村裡的人開的那些,就一直不收管理費嗎?”馮玉萱問。
“我們商量了一下,要麼就不收,要麼就象徵性的收一些,不過我們也不用,統一用到村裡,要麼給學校買些東西,要麼用在給大家裝自來水,建管道這樣的事上。”馮振昌說。
“那村裡再想出來開的呢,還是不收錢?”
“不收,我們的牌子能這麼快打響,其實跟剛開始的時候,村裡人開店多有關係,所以呢,我們現在能坐收加盟費,村裡人也有功勞,不過,這個免費,也就限定在我們自己村裡,”
“那行吧,不過你們這次下去,檢查一定要認真,不能我們一分錢沒收,他們反倒做的不認真。”馮玉萱說。
“我們知道,另外,店裡的排櫃面和豬骨湯麵賣的怎麼樣?”
“都挺不錯,我們調出來的湯,味道很好,大家也很喜歡,就是叔他們出欄的豬太少,供不上,多數還是要到市場上去買。”
“等等吧,到下半年,能出欄的就會多起來,市場上買的那些,都是用飼料堆出來的,怎麼比得上我們自家養的?連餵豬的紅薯品種,都請教了省裡的專家。”梅秋萍驕傲的說。
“是,家裡的什麼都好,”馮玉萱順著老媽的意思說,跟著就小小的挑撥了一下,“怎麼弟說還是北方的大米好吃?”
“那是他才剛吃幾餐,覺得新鮮,你看他哪次回到家裡,不是吃上幾大碗,”
好吧,爸媽始終認為,自己種出來的糧食就是最好的。
“玉萱,前兩天外公也跟我提了你的事,個人問題,你究竟是怎麼想的?你現在年紀也不小了,在老家,已經是老姑娘了,是該好好考慮一下。”馮振昌說。
“哎呀,爸,你們怎麼還是那老一套,現在二十多歲就結婚的有幾個?再說我現在是在城裡,再過兩年吧,不急,”
“還再過兩年?一平都有了感情很好的女朋友,過一兩年等他畢業,怕就是要結婚,你這個做姐姐的,那時還沒找到婆家,看你急不急?”梅秋萍在女兒頭上點了一下。
“你們就是偏心,弟弟做什麼都是好的,你看看,要是我在他那個年紀就談戀愛,你們還不打斷我的腿,”雖然現在見面機會不多,她有時候還挺想弟弟的,可是,認為父母偏愛弟弟的這個想法是根深蒂固的,時不時就要拿出來說一下。
“我現在想明白了,弟他還真是聰明,明明可以在省裡上大學,什麼都方便,偏偏要跑到首都去,這樣天高皇帝遠的,做什麼都沒有人管。”馮玉萱又補充了一句。
“省裡的大學和清華能比嗎?”馮振昌問她。
梅秋萍的話更氣人,“你要是有那個本事,就是出國讀書,我們也舉雙手贊成。”
雖然又受了批評,不過馮玉萱不在乎,她成功的把爸媽催婚的話題給岔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