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二十七章 爬得高 摔得重

謝教授此時可沒有馮一平他們的閒情逸致,她的臉已經黑到不能再黑。

她現在總算明白,馮一平為什麼說,有些問題,他們不好回應,原來是早就有了安排。

那短短的幾分鐘的新聞,明天將會給自己帶來怎麼樣的影響?她現在有些不敢想。

但是,她絲毫沒有自己不靠譜的說話被人戳穿時的尷尬,一絲都沒有,也壓根不會在乎什麼臉面的問題,臉面,那種虛無的東西有什麼好在乎的?

關鍵是她也不覺得自己說錯了,她相信,在如實繳稅這方面,國內肯定比不上歐美,因為沒有那麼嚴格的法律,以及會因為一次偷漏稅,而造成系列嚴重後果的體系。

這一點她自己也有親身體會,這麼多年,自己何曾又交了多少稅,不也一點問題都沒有?

但問題是,國稅總局的都站出來說,嘉盛是繳稅的模範,那就不好再在這個問題上糾纏。

質疑國稅局的官員說的話,那是不明智的,搞不好會引火燒身,怎麼知道國稅局一個不爽,不會回頭找自己的麻煩?

謝教授知道自己壓根就經不住查。

當初不該近乎指名道性的針對馮一平,如果是普遍泛指,那現在還可以在這一條上做文章,謝教授有些懊惱的想。

可是,如果不針對馮一平,不跟馮一平繫結,自己又哪會有現在這樣的熱度?哪會在短短的時間裡,比以前知名那麼多?忙到一天有好幾家報紙、刊物找自己約稿?

好在還有關於慈善方面的可以寫。

得馬上把已經發出去的那篇稿子撤回來重新來過,這一次的重點,就集中寫他在慈善方面的冷漠。

但謝教授現在也有些虛,她現在是真的不確定從慈善方面攻擊,就一定會有用。

她現在一定程度上相信了馮一平的話,他們是真不屑於對自己有什麼反應,因為自己的這些言論,其實真的對嘉盛造成不了什麼不好的影響。

這一點她也有體會,比如,買些家裡需要的零碎的東西,她還是習慣去有佳便利,因為有佳確實好,不但網點多,東西好,價格實惠,服務態度也甩其它便利店一大截。

嘉盛既然都反駁了自己在納稅方面的駁斥,應該也不會放過慈善方面的指責。

還是寫吧,萬一他們真的在這方面沒有什麼作為呢?那他們想反駁也沒料反駁。

但顯然,有些事肯定不會以她的意志為轉移。

…………

翌日一早,光明日報和中國教育報都刊登了同一篇文章,正在籌備中的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發文,在上個月下旬,已經接受到第一筆個人捐資,嘉盛董事長馮一平個人捐贈的1000萬元人民幣。

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高度讚揚了馮一平熱心教育的舉措,並呼籲所有支援教育事業的單位和個人,為基金會提供支援。

也就是在這個早上,國內的三大入口網站,均在頭版刊登了一條新聞,剛在香港完成各項手續的嘉盛助學基金會,公佈了基金會的章程。

這是一個非公募性質的專項基金會,由馮一平個人出資1500萬美元成立,旨在資助那些已經拿到歐美知名高校的oer,但是因為經濟原因,無法前往的應屆生。

嘉盛助學基金會同時招募志願者,主要是協助調查申請者的真實情況。

第一條訊息,大家還覺得不太關自己什麼事,這樣的由中央部委成立的基金會,不一定能惠及到自己頭上,但是第二條,則讓很多大學生激動不已。

誰不想去國外的名校進修一把呢?此時的出國深造,真是能改變自己命運的大事,只要好好努努力,留學結束後,一般都能在美國或者歐洲找到工作機會,進而取得居留資格。

即使志在國內,那麼,在歐美名校深造幾年之後,作為海歸回到國內,那同樣是前程遠大。

不少體諒到家庭實際情況,已經熄了這個心思的同學,頓時心熱起來,就在當天,全國各地看到了這一訊息的高校裡,都有很多份申請資料寄往香港,包括清華大學的一些學生。

到下午,很多學校的網站,也一字不差的轉發了這條新聞,也包括清華。

在校的學生,都還是很理想化的一群人,嘉盛這樣為他們考慮,他們也想著要給他們提供了一線希望的嘉盛做些什麼。

聯絡到最近的一些風言風語,清華的一位大四學生,想起非典期間,嘉盛向學校捐贈紅外測溫儀、板藍根和洗手液的事,就在網上的幾個熱門論壇裡發了一個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