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7部分

幕僚中,未必就沒有這樣的人。

張之洞又道:“臣與蓴齋兄商量過,準備退出民生黨另創新黨,請陛下恩准。”

葉昭聽了一怔,蓴齋是黎庶昌的字,這兩人都是民生黨中舉足輕重的人物,如黎庶昌,身兼國務參政與廣東省府官長二職,在帝國國務院中,總理、副總理各一人,國務參政六到七人,這都是帝國政界最頂尖的人物,黎庶昌四十出頭便身居此位,實在是民生黨中數一數二的少壯實力派。

“你起來吧。”葉昭招了招手,張之洞慢慢起身。

稅賦章程也就是新稅法,葉昭認為起徵點普遍偏低,最高稅率定為月薪萬元起徵(千銀元)和次一等起徵點定為五千元更是不妥,要知道,萬元以上最高稅率將達到百分之四十五,月入五千元至萬元之間稅率則為百分之三十五,如果真的實行下去,那麼損害的是力爭上游而奮鬥的小企業主、精英白領階層等中產階級利益,更會嚴重影響中產階級的形成,反而因為企業稅法等等制度,真正富有的階層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

這簡直是另一種形式的“均貧”,是國家對民財的掠奪,除了短期內豐腴國庫令政府稅收大幅度增長,打造一個強勢的富裕政府,長遠來說,對帝國沒一點好處,葉昭甚至考慮了不超過一個時辰,就將其否決,也怨不得一些本以為議政院透過就順理成章施行的官員感到失望。

不過令某些官員失望的同時,大皇帝否決新稅制的新聞自然令關係切身利益的新市民階層歡呼萬歲,所以,或許一些支援新稅法的官員也會心裡嘀咕,大皇帝是在用打擊執政政府的威望來贏得民心。

葉昭自不會理會坊間流言,看著張之洞,葉昭淡淡道:“退黨建黨,皆是你的自由,沒什麼準不準的,只是萬事三思而行,莫逞一時之氣。”

琢磨著大皇帝話裡的意思,張之洞躬身受教。

()

第一百七十二章 景平和泰平

當奧匈帝國使團抵達北京之時,橫跨歐亞大陸的奧斯曼帝國爆發了“青年土耳其革命黨”起義,“青年土耳其革命黨”是由一批年輕軍官、政府官員和知識分子組成的政黨,他們要求結束哈米德的專制統治,隨之在伊斯坦布林成立的聯合進步委員會掌控了政權,蘇丹宣佈實行1876年憲法和恢復議會制度,標誌著奧斯曼帝國進入二次立憲時期。

帝國樞密院連夜進行了緊急會議討論奧斯曼帝國的局勢,沒在京城的宗教領袖和政經界要員同樣被傳達了此次會議的記錄。

毫無疑問,奧斯曼帝國將會邁入現代國家行列,但與之而來的,是地區動盪和幾乎可以預見的分崩離析,早就聽聞在巴爾幹地區的一些民族領袖,以塞爾維亞人和希臘人為主體組成了巴爾幹同盟,來反抗奧斯曼帝國的控制和壓迫。

樞密院會議的第一項議題就是要不要對奧斯曼帝國的局勢進行干預,以及歐洲各國對此的反應。

俄國和奧匈帝國對於奧斯曼帝國的動盪自然會樂見其成,更會趁機蠶食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巴爾幹地區的影響力,至於外高加索地區俄國和奧斯曼帝國的爭奪,勝負已經可以預見。

英國對奧斯曼帝國的感情應該最為複雜,英國人不願意看到一個龐大無匹的阿拉伯帝國,但又不希望看到奧斯曼帝國被消弱,以前是需要藉助奧斯曼帝國對抗俄國西進,現今則擔心土耳其地區成為中國人的跳板而進一步影響歐洲力量對比。

李鴻章是帝國首相,在樞密院會議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但他並沒有怎麼吱聲,因為看看樞密院成員吧,囊括軍政商界最有影響力的人物,許多人身居平遠軍亦或攝政王政權高位時,他還是剛剛投靠平遠軍的落魄書生,一些大佬並不怎麼買他的帳。

和一幫戰功赫赫的老頭打交道,甚至可以說對這位帝國首相是一種折磨。

最後自是葉昭乾綱獨斷,提議帝國外務部門同奧斯曼聯合進步委員會加強聯絡,靜觀其變。樞密院會議的結果雖然在帝國憲法中沒有法律效力,只是大皇帝私人顧問委員會的建議,但實則對中央政府的決策效果,同決議並無二致。

討論奧斯曼局勢的同時,樞密院又對阿富汗局勢進行了一番評估,阿富汗新政權對襲擊華商一事至今沒有交代,更要求帝國釋放其被捕的部落頭領,而在阿富汗境內,襲擊伊斯蘭新教教徒的事件層出不窮,甚至發生了幾起慘絕人寰的屠殺,哈里奇、韓進春等幾個年過花甲甚至古稀之年的老傢伙,脾氣還是那麼火爆,自都主張教訓教訓阿富汗人。

李蹇臣、周京山等認為阿富汗貧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