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7部分

稻葉正邦叛亂據說是因為其目睹武家社會一步步走向崩潰而絕望,如此才作出了反常的行為,其並沒有得到幕府的支援。

因為將其剿滅,負有王城守護者之名的會津藩,一直以來便是幕府之親藩,也就是與德川家有血緣關係的藩領,會津藩可以說是防範奧羽諸多外樣大名的前線,地位極為重要,而幾年前,又被幕府授予護衛京都之重任。

會津家訓十五條,其中規定:會津藩便是將軍家的守護神,藩主與家臣永不可背叛德川的天下。這一家訓,自問世起就被會津松平家上下一力堅守,號稱“會津魂”。

既然沒有得到將軍的首肯,稻葉正邦為何敢於衝擊京都御所,而因為稻葉正邦的斃命,此事便也成為幕末時代難解謎團之一。有人說其是將軍秘密授意,但又因為支援將軍統一日本國的英國人出爾反爾,態度曖昧,將軍才不得不急剎車,稻葉正邦不過是將軍的替死鬼。也有人說,這裡面有中國人參與。不過不管何等說法,都難以自圓其說,都有無數條理由可以駁斥。

話說回來,幕末時代,日本國內思想對立尖銳,稻葉正邦只不過是被後世稱為“最後的武士”、“絕望的掙扎者”中之一員,如同稻葉正邦這樣的瘋子又何止一人?內憂外患,遇千年未有之大變局,這些被各種思想折磨的性格悲觀扭曲的武家,行事實在已經不能以常理推測。

此事對於皇室聲望的打擊可想而知,近千年幕府統治下的日本,天皇本就是玩具般被大名們搶奪,號稱是神,但與明治之後日本皇室利用神道教進行敬神愛國、崇祖忠皇教育的氛圍完全不同,其皇室的皇權、威望更遠遠不及後世。

京都“禁門之變”使得上京的八百二十九町中一百七十六町被燒燬,二萬四千五百七十四間房中五千四百三十五間化為灰燼。下京的災情更為慘重:二萬四千八百四十間房中有二萬三千九十二間被毀。

“禁門之變”的訊息傳到中國時,葉昭正在伯力視察前線軍備,聽聞京都烈火熊熊,心說歷史可真是驚人的相似,同樣的年代,前世發了大火,今世也來一次,倒令人不得不相信冥冥中自有上蒼主宰。

伯力位於黑龍江和烏蘇里江交匯處,前朝便為軍事重鎮,南北朝內戰爆發之時,俄國人趁機侵吞,平遠軍出關,一鼓作氣打到黑龍江北,伯力自然收復。

在這座後世屬於俄羅斯的城鎮裡晃悠,葉昭心情未免異樣,而伯力以東一直到鯨海(日本海)沿岸四十餘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同樣還在帝國手中,帝國依然是朝鮮的唯一鄰國。

關外資源豐富,是這兩年私人投資興建鐵路的密集地區,幹線鐵路,奉天到長春廳、吉林府的鐵路已經通車,吉林——伯力一線,也在修建中。

現今從京師到伯力不過十餘日時光,可先乘火車到吉林府,再換成快馬前往伯力。

伯力城已經建起了船塢、小型鐵廠、化學藥劑廠等等工廠,有小炮艇遊弋在江中,與黑龍江下流沿岸的前朝軍民定居開墾的一個個據點相對峙。

伯力城採用帝國特有的民兵制政治框架,和前朝的旗城、明代的軍戶大同小異,全城農業人口皆是“建設民兵戶籍”,帝國為“兵戶”分配土地,收取一定的地租。“兵戶”家庭年滿十八歲以上四十五歲以下男丁均為後備役民兵,農閒時進行軍事訓練,同時以師、兵團、營、哨的構架進行管理。

當然,平日槍械都藏於軍火庫,僅有從男丁較多家庭輪流抽調設立的常備“治安營”二十四小時配有器械。而移民城師一級單位,大概會有快槍、慢槍、火銃、鳥銃等等各類火器五千到七八千枝,又有槍矛鋼刀等武器,自不能與正規軍相提並論。

建設民兵軍團,這是特殊歷史時期的特殊體制,在帝國邊疆各移民城鎮如浩罕城、突厥斯坦城、杜尚別、比什凱克等城普遍存在。

而在伯力城,除了各兵團農莊,還有皇莊的存在。黑瞎子島群島,皆為皇室農莊、林場、礦場。黑瞎子各島總面積將近四百平方公里,資源極為豐富,但葉昭同意樞密院在黑瞎子島設皇莊,將整個黑瞎子群島劃為皇莊的提議自不是為了其價值,而是如樞密院所言,顯示帝國在北域存在的決心,顯示皇室的決心。

伯力城“兵戶”,負有拱衛皇莊之責,自也安移民之心,畢竟伯力毗鄰前線,與西域各移民城又不同,皇莊的設立對於安撫民心極為必要,在黑龍江沿岸的移民點,大多同時有皇莊存在。

這種民兵城鎮,一來擴荒移民,緩解帝國耕地壓力,尤其是可以逐步解決天災之年的流民之亂;二來武裝自衛,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