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則有振威、振武、振和、左江、右江等六營步槍兵先後投入戰場,又有遼勇潮勇將近六千人,加之戰役後期廣東各路旗兵、綠營兵、勇兵,投入戰場的總兵力達一萬九千餘人。
這場慘烈的戰役持續了近月,雙方在廣州和花城之間連番血戰,雖中國陸軍步槍營大量減員、各路團勇損失慘重,但同樣有振武、左江及遼勇左右翼圍攻廣州城,振威、振和等營圍點打援,全殲英皇家利物浦步兵團第七營的輝煌戰果,令該營番號退出了英帝國軍隊序列。
而中國統帥葉昭的帥字旗,一直高高飄揚在花城上空,成為英法聯軍可望而不可及的噩夢之源。
第四章 觀念
花城公署花廳,葉昭擺弄著手裡的琺琅彩山石花卉紋茶盅,淡雅清麗的小茶盅,實在令人愛不釋手。
這是花城知縣郭敬之家裡的珍藏,雍正朝時景德鎮出品,而在乾隆年間景德鎮廠署御窯塌毀,接下來數十年來均用民窯搭燒,加之髮匪起事後名匠流亡,造作法度諸多失傳,使得景德鎮瓷器技藝漸漸沒落。
下首馬大勇恭恭敬敬站著,一臉虔誠的回報“鎮江營”的籌備情況,要說同英法作戰,兵源補充容易乃是一大優勢,就好比現在,各步槍營減員極為嚴重,振武、右江二營不得不撤到佛岡休整,但不出月餘,定然能將兵額補足,而現在更用繳獲的武器從遼勇、潮勇中挑選精幹士卒加編一營步槍兵,是以雖各步槍營、各路兵勇損失了不下五七千人,但反而有一種越戰越強的苗頭。
護旗親衛馬大勇擢升鎮江營管帶,這個葉昭一手帶出來的子弟兵驍勇無比,戰陣之上,所向披靡,真有昔日錦衣馬超的風采。
同英法這種世界級第一等強國進行近代化兵團作戰,實在沒有先例可循,唯一可參考的大概就是朝鮮戰爭,葉昭自信自己還幹得不錯,至於什麼《地雷戰》《地道戰》等杜撰出來以少勝多誇張無比的故事,一來本就是虛幻,二來實在難登這種兵團級戰爭的大雅之堂。
不過在自己的土地上更多的靠情報通達靠人海戰術將英法聯軍牢牢逼於廣州一隅,葉昭並沒有什麼勝利的喜悅,雖說比起前世,這已經是極為驚人的榮耀之戰,而且花城戰役這場可以載入世界戰爭史的鏖戰想必已經震動西方,世界側目。
希望以後終有一天,這枝軍隊能真正震驚世界,帶給中國無比的榮耀。
葉昭默默的想著。
幾乎是和葉昭同一個念頭,前幾日英法傳來了希望和談的訊息,而葉昭也早就遞摺子上京,請朝廷派下欽差大臣議和。
與第一次中英戰爭的戰果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