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的主僕二人:“……六郎借你的馬呢?”
“在大娘家,二孃可喜歡它了,就差把紅豆牽到床上去睡了。”
袁氏:“紅豆?”
虞安移開視線,哼哼道:“就是六哥的朱明。”
袁氏:“……”就憑這個取名的水平,回去她就要跟阿爹提一提,該給十二郎換個教書先生了!
雖然因為求娶心切,虞家商量了下決定簡化一些步驟,但必要的交換名帖卻是不能少的。袁氏帶著帖子見了未來要嫁進虞家同自己成為妯娌的桑梓,帖子上面寫著二郎父系三代長輩的情況及其他一些資訊。
虞家本也是四明縣出身,後來太祖以玉雕手藝為業周遊大邯,辛苦經營,頗積聚了些財富,於德州定居。子三十有餘的時候過世,留下獨孫,即為二郎的阿翁。阿翁繼承祖業,先娶妻滕氏,後繼娶樊氏,兩任妻子先後為虞家添了四子,當年與談知世訂親的便是大房。
帖子看著並沒什麼問題,桑梓又一五一十回敬了自己的細貼,上頭包括當年阿爹阿孃早早給她備下的陪嫁。袁氏看著帖子上的陪嫁數目,微微有些吃驚,卻什麼也不說,只出了談家,拉過正纏著桑榆說話的虞安走遠兩步。
“十二郎,你與那對姐妹相處這幾日,可有什麼感覺?”
虞安繃住臉,發誓道:“大嫂,大娘是我未來的嫂子,我不會跟二哥搶媳婦的……”話沒說完,腦袋捱了一巴掌,他揉揉頭,很是委屈,“不是這事,那大嫂你問的是什麼啊?”
袁氏覺得自己快被小叔子氣死了:“你可覺得這對姐妹有什麼奇怪的地方?”
“有點。”虞安想了想,“要不是長得像,從性子上看,根本就不像姊妹倆。大娘成天在屋子裡刺繡看書,家裡的大小事全由二孃做主。大嫂,你別看二孃才那麼點大,她可厲害了。”說著就羅列了一堆桑榆的“本事”。
說是本事,不過是他這幾日纏著萌糰子時看到的一些家務,像什麼下地種田、洗衣做飯、上山砍柴、進城賣繡品等等。
袁氏越聽眉頭皺得越厲害。
那細貼上,列出陪嫁的東西,從首飾、金銀到隨嫁田地、屋業,上頭一應俱全。可如果真有這麼多東西,這對姊妹又何苦淪落到如今這般田地,將那些東西全部變賣了就能過上稍微好點的日子,也不必住在這窮鄉僻壤的地方。
袁氏壓下心頭的疑惑,將細貼並家書寄回奉元城。
而後不久,八壇定酒抬入談家。
金色的罈子裡盛滿醇香的酒水,罈子上蓋著布,扎著花,放在紅色木架子上,由從奉元城趕來的虞家僕從抬著放到了姊妹倆的面前。同時帶來的還有正式訂婚時會出現的麵點羊肉和通婚書等等。桑榆在王嬸的幫助下,向著虞家回贈了阿姊做的男裝和繡品,再加上一些酒水、麵點和羊肉。她沒操辦過這些,整個人懵懵懂懂的,還是王嬸提醒了才想起來在回送的一個酒罈裡倒進清水,放了四尾金魚。聽說,這象徵著配對成雙的婚姻。
次日,虞家又送來聘彩。
虞家在奉元城雖稱不上是首富,但也是個富家,送來的聘彩由各種各樣的東西組成,一下子就看花了鄉親們的眼:除了女裝、手勢和一些髮飾,虞家還送來了奉元城的特產,和一些酒肉麵點跟聘金。
負責回禮的桑榆咬咬牙,索性大出血一趟,結結實實給足了回禮。
桑梓作為一個待嫁的娘子,這時候謹遵長輩的規矩,老老實實待在屋子裡,所有的事都交給談家那些遠親和桑榆在辦。袁氏瞧著忙裡忙外的桑榆,再看坐在屋子裡低頭刺繡的桑梓,不知為何就嘆了口氣。
四月初八,姊妹倆告別南灣村,準備往奉元城走。途徑縣城的時候,桑榆特地提出要跟賀主簿告別。袁氏看著她,好一會兒才緩緩點頭答應。
桑榆正正經經地給賀主簿磕了幾個頭。
賀主簿急忙伸手,把小孩扶起來,摸了摸她的發頂,又看著桑梓,語重心長道:“大娘如今就要出嫁了,你阿爹阿孃泉下有知,也該覺得欣慰,再過幾年,等生了小郎君,記得帶孩子去他們的墳頭磕個頭。二孃快七歲了吧,小小年紀吃了這麼多苦,卻能做到不卑不亢,若你是男兒,日後必成大器,可惜了可惜了……”
賀主簿又好生囑咐了一些事,便讓妻子顧氏帶著桑梓下去說寫閨房內的話,自己則給桑榆倒了杯茶,長嘆一聲:“大娘出嫁,你可有鬆了口氣?”
對桑榆來說,賀主簿不光是阿爹的故交,更是她這三年來的老師,上私塾要教束脩,她便趁著進城的功夫找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