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贊助,那是無償的,不計回報的贊助。可現在完全不一樣了,楊小林明確地向他們表示,如果他們真的愛國,來投資建廠的時候就收取一定的利潤。
楊司令已經很清楚的意識到,像以前那種光讓人家出錢,不讓人家賺錢的模式雖然能解一時之急,卻不利於根據地整個經濟體系的健康發展。
他在經濟領域的這些表現顯然和他的外號很不相符。那些本來看著形勢有些不對撒腿跑了的老毛子回來之後發現他們的財產楊打鬼居然還給他們算著,都有一種出乎意外的感動。
商人們的最後目的是賺錢的,他們來東北也是為了賺錢,當他們確定楊打鬼不會動他們的錢的時候,或多或少都加大了自己投資力度。
還有日本人。
楊小林的寬鬆的經濟政策也同樣的吸引了一些膽子比較大的日本商人。雖然日本天皇還在那裡聲討著楊打鬼,但是日本商人的腳步已經邁入了楊小林的地盤之中。對於那些從人,楊小林採取的態度和對待俄國人沒有二樣,只要他們老老實實的做買賣,自己的大門永遠敞開著。
這一切都拉動著根據地的經濟發展。老百姓的生活在一天天的改變著,不光是遼東,就是遼西和吉林那些新的根據地,老百姓也看到了切切實實的實惠。
但是楊小林並不滿足於自己現在讓老鄉們能吃飽穿暖的境地,他的心裡非常清楚,如果自己沒有足夠的綜合實力震懾住日本人和俄國人的話,他們盯在自己身上的眼光就永遠不會挪開。
不拍賊偷。就怕賊惦記著,這句話一點都不假。
想要讓他們不惦記,就必須發展再快一點,趕超他們,最少要和他們站在同一個水平線上面。
只是自己的起步太晚了。基礎也太薄弱,面對的環境也太差。在這種情況下想趕上日本和俄國的水平,最少需要五年的時間。他敢肯定日本人和俄國人不會給他五年的時間,所以他只能走更便捷的道路,讓自己發展的更快一些。
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這個道理是非常正確的。正兒八經的做買賣只能是建立一個完善的經濟制度,為日後的發展做準備。而現在,他必須靠夜草。靠橫財來讓自己快速的壯大起來!…;
即便戰爭已經結束了,義勇軍在通化的兵工廠的馬達依然是連天加夜的在開動著。一挺一挺的輕機槍從機器裡面被造出來之後整齊的擺放在旁邊,楊小林的嘴裡叼著一支香菸,在那個寫著“明禁菸火”的牌子下面站定身體,看著那一堆機槍,臉上掛滿了笑意:“數都湊夠了麼?”
陳德跟在旁邊說道:“司令放心。一千挺,一挺都不少!”
楊小林走過去把一挺機槍抱了起來:“本司令以前問俄國人和日本人借裝備的說過。總有一天他們要找咱們來買武器!現在果然如此,俄國人要一千挺機槍,估計小日本馬上也會來的!”
陳德嘿嘿一笑:“司令,那日本人要是來了,咱們賣還是不賣?”
楊小林看了陳德一眼:“賣!當然賣。把舊的賣給他們咱們才有錢造新的。”
他把機槍端了起來做了一個瞄準的動作,嘴角一抖動一點菸灰落了下來,陳德忙的用手接住:“司令小心點,這裡不準抽菸!”
楊小林這才意識到自己可能是在禁止抽菸的牌子下面抽菸抽慣了,現在又習慣性的犯了錯誤。聽了之後忙的把煙放在嘴裡狠狠吸了兩口,接著扔在地上踩滅菸頭。
楊小林接著說道:“你們都在明面上把這些兵工廠裡面的份子給退了吧,以後這樣的生意你們不要沾手。至於錢,我會分給你們的。”
陳德愣了一下,隨即明白了楊小林的意思。軍火這種生意是玩命的買賣,買軍火的和賣軍火的基本上都是亡命之徒,楊司令以前沒有辦法才和他們一起合作,現在情況好轉了一點,馬上就考慮到了他們的安全。
這讓陳德感覺到楊打鬼很仗義,他當然不擔心楊小林會黑了他那一份,因為楊小林根本用不著,也不會那樣做。
“哎!謝謝司令!”
楊小林回頭看了一眼那些機槍:“把這些傢伙給我收好,另外每挺機槍裡面再送給二十發子彈給俄國人試槍,本司令做生意是跳樓價,買一送二十。”
他們兩個人說著就從作坊裡面出來了,迎面看到尼雷爾從前面跑了過來:“司令。我們一直在找你。”
楊小林忙的問道:“出什麼意外了麼?”
尼雷爾搖頭:“沒出意外,就是有兩封電報一起發了過來,上面的事情要你親自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