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軍事上還是國內的政治形勢上,自己都會很被動!
孫文和楊打鬼,必須先穩住一個。
袁世凱站了起來,手杖在地上搗了一下:“我想說的是,北洋軍根本不可能在沒有平定南方的情況下和義勇軍作戰!也沒有能力一面扛著錦州的壓力,一面平定南方!這兩個人我們必須做出一個選擇!”
薩道義點頭:“我知道,但是被安撫的那一個絕對不能是楊小林!相信我,我一定會幫你的。我的初步計劃是馬上和孫文建立合適的對話渠道,這比和那個禽獸對話更有利於事情的解決。”
袁世凱看著薩道義的眼睛,他有一些失望,為什麼英國人選擇的是孫文?老袁感覺到了發自心底的那點憤怒。
孫文和楊小林就是兩個極端,一個是拼命要融入洋人的世界,認為只有取得世界的認同才能帶著中國走向強盛。一個是拼命要把洋人給趕走,認為只有中國自己強盛才能獲得世界的認同。
老袁對他們的極端都不喜歡,他有他自己想走的路。但是如果讓袁世凱選擇一個,袁世凱會毫不猶豫的選擇楊小林。
原因說起來很簡單,南方革命還沒有成功,孫文就在籌建中華民國,而楊小林打下來一片地盤有槍有炮也沒有那樣做。所以老袁不喜歡孫文,而且他必須給北洋利益,必須給跟在他身後這麼多年的兄弟利益,孫文那個美國式的聯邦不可能被袁世凱接受的,他寧願和義勇軍對陣沙場!
但是沒辦法。洋大人們顯然喜歡孫文。
袁世凱不會像孫文那樣千方百計去融入文明世界,卻更不想如楊打鬼一般站在國際社會的對立面。
所以他最終選擇了屈服,輕輕一聲嘆息:“薩道義先生,我希望你能向英國政府傳達我的態度,更希望我們之間能用合作來化解這次危機。說實話,我現在對於先前計劃的軍事部署,必須做出調整。在南邊的事情辦好之前,北洋軍在錦州將處於防禦的態勢,進軍必須延後。”
薩道義點頭:“我能理解,我也相信我們的政府能理解。老朋友。武昌的事情幫了那個禽獸一個大忙,不過我認為,我們僅僅有了一點麻煩而已,我們一定會讓孫文和那個傢伙保持距離,希望您依然有信心。”
在袁世凱和薩道義看來,這場革命的最大受益者就是楊小林了。如果不是革命牽扯了自己的精力,等到明年開春,他們就可以滅了那個傢伙。所以他們認為楊打鬼一定是在偷偷的笑,同時也在千方百計的和孫文取得聯絡。
老袁根本不知道。這個時候楊小林也和袁世凱一樣的矛盾,他也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該怎麼走下去!他沒有去找孫文,儘管孫文先生一封又一封電報往東北發來,讓楊小林採取適當的行動配合全國革命的形勢。
孫文說南方七個省份已經響應了。讓楊小林在東北也舉起大旗。
孫文說要籌建中華民國,並且告訴楊小林黃興已經去了武昌,讓他在錦州馬上出兵響應全國革命形勢,牽制北洋軍的主力。給南方革命黨人實際上的支援。
孫文責問楊小林為什麼義勇軍還是沒有動靜?南方十三省都革命了,請他快點行動起來,還把那一套聯邦政府的綱領和組建程式給楊小林拍了過來。
這一封一封的電報發來之後就靜靜的躺在楊小林那張有些搖晃的辦公桌的抽屜裡面。楊司令這個時候正在準備一場軍事演習,演習以三千人被三萬人包圍在長白山為前提,目的是為了看看在沒有補給,沒有指揮的情況下,這三千兄弟能有多少個突圍出來。
同時,這場演習還決定新組建的義勇軍第十一師,和第十二師的師長由誰來擔任。
張作霖和馮德麟與他一起站在一副東北自己繪製的長白山的地圖面前,張作霖的手裡拿著一份名單:“現在隊伍中聲望比較高的有四個人選,第一個是以前遼西獨立大隊副大隊長王金漢,第二個是遼東支隊的馬友,第三個,是遼西支隊的二桿子,最後是北滿支隊的石小五。”
楊小林抬起頭來看了張作霖一眼,在蔡鍔不在的時候,他們之間的稱呼還是很隨便的:“老五,你是不是很想讓王金漢能勝出?”
張作霖沒有絲毫的隱瞞:“那是自然了。把總,這十二師就是以前奉天清軍的老底子,金漢對這支部隊非常熟悉,由他擔任師長,必然能帶好部隊。”
楊小林點點頭:“我知道。但是這兩個師長必須是這次軍事演習產生的。看看這方圓兩百多公里的大山,他們誰能先走出來,我就讓他們誰當師長。假如其他的兄弟先出來了,就讓其他的兄弟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