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怎麼說?”雪雁問。
紫鵑解釋:“那尤三姑娘那麼潑辣,只是她姐姐受了委屈就那麼一場大鬧。這要是知道她姐姐突然死了,她不定怎麼鬧呢。她又不講什麼溫柔平和的人,還不是怎麼鬧大怎麼來,她拼的個潑辣的名,咱們府可丟不起這個人。”
後頭的發展證實了紫鵑說的沒錯。那尤三姐聽說姐姐死了,而且死的不明不白——嫁過去不久,就流產了孩子,又突然吞金而死,這個誰不認為是被逼迫,不堪折磨。這賈老太太未雨綢繆,吩咐一定不讓她進,甚至不讓尤二姐在家停靈,馬上拉出去燒了就算。
尤三姐是那麼好打發的?所以鬧得天翻地覆。尤氏去並沒有說什麼,只是來看了看,連媳婦小蓉奶奶都不帶,估計是考慮上次的鬧騰,就是小蓉奶奶帶著尤三姐進來的,雖然說不是故意,但是想著來王熙鳳院子,尤氏就不帶小蓉奶奶了。
不管尤二姐的後事如何安排,紫鵑送了葬儀,就算完了。不過呢,紫鵑想到一個主意,心裡盤算了,決定實施一下。不過還少個條件的。
既然那邊辦不了呢,紫鵑就開始給那蘭花墜子找主人,和林黛玉說了,林黛玉和雪雁、春纖都幫著想,可是四個人想了半日,最後結論居然是誰沒注意到誰帶著這樣的耳墜來稻香村了。
156、細節
誰也想不起來,那麼紫鵑只好用了最笨的法子,挨個問去吧。去了蘅蕪苑,偏今天在據觀察能裡裡薛寶釵不在,現在的寶釵幾乎長在怡紅院裡了,不在也正常。所以只能是史湘雲看看,最後說:“不是我的。不過我好像曾經見過這個。就是想不起哪裡了。反正是咱們府裡的沒錯。”這話不是等於沒說麼,難道外頭的還能掉到大觀園裡來麼?
不過史湘雲遞給紫鵑的時候又說:“這不像是帶著的時候掉下來的,你看耳墜很完整,而這耳針的弧度應該掉不下來。倒像誰裝著的時候丟的。可是誰沒事裝著個耳墜子?”
翠縷在一邊說:“耳墜都是一套,沒準另外一隻壞了,要拿去修理,這隻帶著做樣品,所以就是裝著走的,沒什麼啊。”
“這麼說也解釋的通。紫鵑去問問別人吧,這東西看著也不是隨便丟了不找的東西啊,沒人找過麼?要是寶姐姐在沒準記得是誰的,偏她沒這功夫。”史湘雲你這語氣可不好。
紫鵑笑著收了說:“沒準剛丟的,還沒發現呢。”
後頭林黛玉給賈老太太請安之後,紫鵑又拿給寶琴看,寶琴看看,說:“不是我的,也不像我姐姐的。會不會是大嫂子的?蘭哥兒不是用的蘭字,大嫂子應該喜歡蘭花的,沒準從孃家帶過來的,或者生了蘭哥兒,孃家給打的。”這個推理不錯,還可能是賈珠活著的時候給妻子的禮物呢,不過兩個姑娘家不好說。
紫鵑只好又去找李紈。可不是她小題大做。這賈府的規矩大,這些姑娘奶奶們的大小財物都登記在冊,壞了破了,賞人了。總之得有個交代。比如個茶杯破了,也的有個碎瓷片交上去應付。這規矩其實也是必要的,要不這賈府早亂套了。東西也不知道的丟多少呢。所以賈府的東西總體來說,就是壞了沒事,丟了卻不好。
這個耳墜子雖然小,卻不是個便宜貨,紫鵑怕其主人不好交代,只能努力找誰丟的。不過你們誰丟了東西難道不找麼?真奇怪!
李紈見了這東西,一愣。遲疑了一下,才說:“這個是綺兒的,上次她說丟了,在房裡四處找不到,因為是她母親當年的東西。她怕我嬸子責怪也不敢聲張,沒想到原來是掉到了外頭。幸虧你找到了,要不這傻丫頭不知道哪天漏了餡,被她母親罵的。”
這話倒是說得過去。可是紫鵑什麼人啊,從李紈遲疑的時候,就暗下觀察她,知道她是說謊,不過臨時編出這麼個故事,這李紈很有急智麼。
李紈雖然不大方。但是也不至於昧這麼個小東西,再說她也能想到紫鵑不會沒問過別人,這要不是她的,她一定不會說是李綺的。
可是如果是李綺的,李綺不會不找吧,哪天去過什麼地方。總應該去問問吧,尤其是怕母親責怪的東西,怎麼也會回頭找一圈。掉了個耳墜子在內院裡,又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沒必要隱瞞的,怎麼會說不好聲張呢?
不過這東西如果是李紈自己的,為什麼要編這麼個故事啊?
紫鵑心裡奇怪,但是面上不變,只是說:“既然是綺姑娘的,我就不用再跑了。”
晚上回去,紫鵑和林黛玉說起,林黛玉想了想:“可能沒在府裡造冊的頭面,所以不好說是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