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看到吳仁。他瞅空兒偷偷地問趙世友道:“吳仁是不是因為上次的事兒,沒臉面來三家村了?”趙世友搖搖頭說:“我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兒。”
隨後,趙世友找到一個過去和他關係很不錯的公社幹部,悄悄地問了問,這才知道,吳仁調走了。吳仁具體調到哪裡去了,那個幹部也不知道。
新來的公社會長姓韓,他對趙世友十分熱情,熱情得就像是下級見到了上級。韓會長帶著隊伍,直接來到了小山樑的懸崖前。他說,趙力家是聯產承包的典型,具體的參觀地點,就是中指峰這片山地和八間新房了。
韓會長還帶來了一個手持式擴音喇叭,說是公社會委特意給趙世友買的,以備他講話的時候用。
孫長才領導四家人開拓建設的場院雖大,可也無法容納四百多人,於是,許多人就站在了山坡和溝坎上。
韓會長簡單地說了幾句,大家就開始聚精會神地聽趙世友介紹聯產承包的經驗。
第五十二章 他就是個抬轎的
初冬已到,天氣有些冷了。因為搞了聯產承包,大家再也不需要在農閒的冬天裡,喊著口號,挖深溝、築梯田了。吃過早飯,趙海和孫小胖趴在熱乎乎的土炕上覆習功課,趙力則在大院子裡光著膀子走梅花樁。
突然,趙河大呼小叫地闖進院門來。趙河的手裡,拿著一張報紙,她朝趙海他們嘩啦嘩啦地揚著那報紙,興奮地喊道:“哥,爸上報紙了!三家村上報紙了!咱們全家人,都上了華國日報啦!”
趙河把手中的報紙放到土炕上,鋪展開它,趙海和趙力、孫小胖一齊去看。只見這份報紙的左上角,有四個黑色的行書大字:華國日報。
四個大黑字的下面,刊登了一篇名字叫《山鄉鉅變》的長文章。
趙海雖然知道胡雪和女記者不會白來三家村一趟,猜到他們回到華京市後,一定會寫出關於三家村聯產承包的文章來,可當事實真的擺在了他的面前時,他還是忍不住激動和興奮起來——這可是華國第一大報紙的頭版頭條啊!這下子,趙世友和三家村想不出名也難了!
在一行行密密麻麻的小黑字中,還穿插著幾幅照片,其中一幅最大的,正是趙世友站立的全身照。照片裡,遠處是朦朧的中指峰和幾片白雲,近處是堆滿了糧食的大場院。
“看,哥,這個是你!這個是我,這個是咱媽,這個是大哥——這個是小胖——這個是大嫂——”趙河嘴裡唸叨著,右手食指,不斷地點戳著報紙上的另一幅照片,這是女記者前幾天給所有在大場院裡的人拍的合影。
隨著趙河的指點,趙海和孫小胖他們都在那幅照片裡找到了自己。雖然眉眼鼻子看不清楚,可憑著衣服和身形,熟悉的人,還是能認出他們來的。
《山鄉鉅變》的大標題下邊,有一個破折號,破折號後面,跟著一行比標題小、但是又比正文大的黑字:東山省五龍縣白龍公社三家村大隊聯產承包責任制紀實。
這篇文章很長,再加上十幾幅大大小小的照片,竟然在佔據了《華國日報》第一版的三分之二版面後,又佔據了《華國日報》整個的第二版和第三版的一部分。
在《華國日報》第一版的右邊,還有一篇文章,標題是《華國日報社評論》。趙海想,這華國的《華國日報》,堪比前世的《人民日報》,它的社論,那可了不得啊!華國今後的一些重大的方針政策,很有可能就透過這篇文章提前透露出來了。
趙海還沒來得及仔細看那篇長長的《山鄉鉅變》和華國日報社的評論,就聽趙河氣哼哼地道:“真是氣死人啊!他孫軍憑什麼跟著出名了?!點子是哥哥出的,事兒是爸爸和長才叔領著大家乾的,可現在,你們看看,孫軍倒成了大功臣了!”
在趙河的指點下,趙海這才注意到,《山鄉鉅變》的副標題下,還有三個人的名字——胡雪,錢平陽,孫軍。
趙海終於搞明白了,那天在大場院裡,為什麼胡雪和錢平陽兩人會和孫軍合影。原來他們早有計劃,要讓孫軍成為這篇文章的作者之一。至於他們為什麼要給孫軍這份榮譽,趙海就不明白了。
除去這個署名,報紙上還有兩處讓孫軍露臉的地方。一處是《華國日報》第二版刊登的那幅照片——胡雪和錢平陽與孫軍的合影照片——孫軍站在中間,像是個重要人物似的。
另一處是在《華國日報》的第三版,《山鄉鉅變》文章的末尾,有三個作者的簡介——
胡雪,華國日報社副主編、資深記者。錢平陽,原東山省五龍縣白龍公社下鄉知識青年,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