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在外作梗。黍窖邑有地利優勢,頗不易對付,切不可冒進。”
袁紹知道田豐是一個剛直的人,說話直接。但要知道他的兵力可是秦野的五倍,五倍的兵力都不敢去進攻敵人,那還混個屁?
“總不會比進攻鄴城難打吧?”
“這個……。”田豐直言道:“鄴城無法移動,敵人若是守城,反而容易控制。”
袁紹就很不滿意了,不悅道:“照你這麼說,那就戰勝不了秦野嘍?”
“不不不。”田豐道出自己的戰略構思,“何不兵分三路。南北包夾鄴城。秦野畢竟是一個人而已,其他不足為懼。並且,我軍十五萬,秦野三萬。他分兵後,各路只有一萬兵馬而已。五萬對一萬,又不一樣了。”
聽到這個戰略構想後,袁紹思考了一段時間,便深以為然,“還是元皓的戰略更加好一些呀。”
郭圖心裡就膩歪,但他就是不表露出來,還對田豐一禮。
田豐急忙還禮,一點也不知道郭圖想要掐死自己。
於是,田豐的建議,得到了支援。
袁紹開始兵分三路。
袁紹親自帶領中路叢集。
“誰願意帶領南部一路?”
沮授和文丑就站了出來。
“主公,許攸願走北部一路,為主公分憂。”許攸主動站了出來。這是立功的大好機會,並且,他不能再吃老本了。還需顯示一下能力,才好繼續佔據好的地位。
郭圖逢紀都出來了,希望走北部一路。
袁紹到底是照顧發小許攸,便讓許攸和顏良走北部一路。
袁軍兵分三路的訊息,在第二天,就傳到了黍窖邑秦軍大營。
得到這個訊息後,秦野就苦逼了,便感到袁紹太壞了。
要知道秦野可是有至尊法眼的,絕對不犯怵袁紹的十五萬大軍。
但此刻袁紹分兵了,秦野可沒有將自己劈成三份的能力。
秦野看著身邊唯一的謀士,“孔明,你怎麼看?”
諸葛亮急搖羽扇,“敵人欺我兵少,這才分兵。若不分兵應對,數日間,恐怕敵軍就兵臨鄴城了。決不能讓敵人兵臨鄴城……。”
其實諸葛亮是硬著頭皮提分兵迎敵這事情。畢竟秦野在整個冀州,乃至於加上幽州,就眼前這三萬兵馬。現在不能守鄴城,守城的話,敵人完全可以優勢兵力包圍鄴城,緊跟著分兵去取冀州幽州其他地方。
秦軍是沒有兵力抵擋的。
因此秦軍必須要在野外,在野外的話,才能夠威脅到敵人。
但真的能威脅到敵人嗎?
面對分兵後的袁軍,秦野勝率,無限接近於零。
但秦野根本沒有其他辦法,只能硬著頭皮分兵。
秦野已經想好了,若是無法阻止敵人兵臨城下,大不了就如同戰國時候的趙國,死守鄴城。他堅信,有百姓的支援,絕不會就這樣被滅亡。
“孔明,你馬上傳訊給鄴城的公達,讓他儘可能的調集物資,囤在鄴城。在傳訊給各郡縣,讓他們儘可能的組建義勇軍……。”
諸葛亮哭了,看起來,主公也已經做好了大面積丟失領土的準備了。但鄴城,決不能丟。
第四百八十九章 指揮若定的許攸
隨著袁紹兵分三路。
秦野不得不兵分三路對敵。
他令張郃率領一部,前去南路迎敵。
又讓太史慈率領一部,前去北路迎敵。
調派了這兩路兵馬後,秦野就成光桿司令了,麾下已經沒有了大將,因為全派出去迎敵了。
好在秦野也是有武力的。
分兵的第五日,袁紹率領五萬大軍來到黍窖邑。
大帳中。
“什麼?秦軍黍窖邑大營,除了秦子進外,就剩下張燕孫觀這些人了。典韋許褚呢?”
“啟稟主公,典韋和許褚,被秦野留在了鄴城。”
“呵呵呵……。”袁紹笑了。便感到,這就是聯盟討伐的力度。便是秦野麾下猛將如雲,如今也不夠用了吧。
袁紹只在意秦野麾下的大將,似乎其他將領,根本不在他的眼裡。
“高覽,明日我給你一萬兵馬,你前往秦軍大營搦戰。”袁紹點將道。
高覽聞言一愣,就哭了,心說主公,你這不是讓我送死去嗎?要知道雖然秦孟傑手下沒有了大將,但他本身就是最高階別的,呂布都不是他的對手,隨便打臉。我去就不是打臉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