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我從來沒有如此清晰而透徹的把這個問題弄懂過。現在終於明白啦!”
“賤人,李楊剛才的這個問題你搞懂沒有?”王勃又問唐建。
“我?一開始不太懂,你說了我就懂了。”唐建道。
“ok!那你按照你理解的,把這道題目重新給大家解釋一下吧。”王勃說。
“啊,不會吧?”唐建的臉一下子垮了下來,“老大,你剛才不是說了嘛?我再說一遍,還不是鸚鵡學舌?那又有什麼意思?”
其他人見唐建吃癟,開始幸災樂禍的偷笑,尤其以韓琳的笑聲最為放肆。
王勃瞟了放肆大笑的韓琳一眼,輕飄飄的說:“李楊的下一道題,我不解釋了。改由韓琳韓老師來給我們解釋哈。”而後他又看向其他幾個又開始對韓琳幸災樂禍的人說,“你們先別得意得太早。每個都有當老師的機會,而且是必須當。李楊的下下個問題,曾思琪,就由你來給大家解釋吧。”
對知識的理解通常有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自己懂;第二個層次,不僅自己懂,還能讓別人懂,尤其是讓不如自己的人懂。自己懂簡單,一般能理解就能搞懂,但讓別人,尤其是比自己差的人懂就不那麼簡單了。這需要對一個問題進行深層次的理解和思索,將整個前因後果,最基本的原理想透徹,想明白,然後組織語言,深入淺出的講出來,就相當的考教一個人的工夫了。遺憾的是,絕大多數的學生,包括很多尖子生,僅僅停留在“自己懂”這一層次。
當然,這跟中國學校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以及以分數和升學率為綱的教學目的不無相關。老師們只講結論,不講推論,只注重結果,不太注重思索的過程,只需灌輸和填鴨,很少讓學生和自己,學生和學生進行爭辯和互動。學生們大多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不少老師也一樣,只曉得照本宣科,不懂啟發性思維。這樣的結果就是中國的學校培養了數量巨大的考試機器。考試機器在高考完的那一剎那,對學習的興趣便戛然而止,從此對書本,對知識提不起興趣,甚至厭惡之極。這從無數人高考過後就開始狂歡似的扔書,撕書和燒書就可見一斑。終結了學習興趣的高中生一進入大學,接下來自然而然的就是60分萬歲,61分浪費,泡妞上網,喝酒打牌,放縱享受那被壓抑,被約束,被禁錮了十二年的人生!
而王勃在自己所搞的“英語沙龍”上的學習呢,卻伴隨著玩耍和笑鬧,帶著飲料瓜子,曬著太陽,吹著暖風,人人平等,沒有權威,大家可以相互討論,不管懂與不懂,都可以各抒己見,哪怕說錯了也無人指責和嘲笑,即便有,那也是善意的調侃。
對參加沙龍的所有人,包括王勃本人來說,這都是一種新奇的,與眾不同的,完全迥異於過去在教室單純聽老師講,或者憑個人的智力獨自思索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氛圍。這裡沒有老師,缺乏權威——但大家都可以當老師,也有機會當老師,去和別人分享自己的心頭所想,自己思考的成果,並在講述的過程中獲得一種平時無法獲得的滿足感和“為人師表”的成就感;也沒學生——但人人又都是學生。這裡有互動,有交流,就是沒有單純的死記硬背。記憶之類的玩意兒在彼此的探討往來中,便漸漸的滲入了骨髓,進入了血液,變成了對不少人來說印象深刻,想忘一時半會兒都忘不掉的積累和沉澱。(未完待續。)
373,基金
因為限免,今天只有一更,明天的更新將會放在下午,望大家理解哈!
————————————————————————————————
當除王勃外的所有人都把自己準備的五個困惑自己的英語難題提了出來並被眾人,當然主要是王勃圓滿解決了之後,時間便到了下午五點。
“ok,今天的‘英語沙龍’便到此為止吧。希望大家都有所收穫,沒有浪費老天爺賞臉給予的大好天氣。為了讓以後的活動像今天這樣豐富多彩,有吃有喝,本人特意去找相關企業化了點緣,拉了些贊助。呃,這就是本人拉的贊助。”說著,王勃從自己的屁股後面摸出一摞“死人頭”,在手板心上甩了甩,繼續道,“本人為了大家的口福東奔西跑,你們一個二個也不能不有所表示哈。這樣,每人出十塊錢,和我手裡的錢一起,就當本沙龍的沙龍基金。以後活動的所有開銷,就從這基金裡面出。大家有沒有什麼意見?”說完,王勃看著一眾雙目大睜,完全被他手裡的那摞“死人頭”驚呆了的小夥伴們,內心多少有點得意。
“靠!一千,老大,你,你從哪裡化的緣,怎麼這麼多?”唐建大聲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