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2部分

小乘佛教的八百媳婦國,又和平解決了大理國內部的佛教勢力,實在是皆大歡喜。

歷史上的段正淳可不是金大俠筆下的花心浪子,而且他在1096年。高氏還政於段氏後,當了十幾年皇帝,其能力,比他哥哥段正明還強一些。

由於大理國因為高升泰篡位,中斷過兩三年,所以從段正淳開始,往後100多年時間被稱為後理國,而段正淳就是後理國的開國皇帝。

將清邁地區分封給段正淳後,年輕的段正淳就不斷往南繼續開拓。然後。段宇鍾還將護法青龍封為瀾滄江龍神,在它護持下,從大理國到鎮南王的封地,水運暢通無阻。

1087年。大理國征服了緬甸曼德勒(蒲甘城)到吉大港一線以北的緬北地區和阿薩姆地區,將疆域推進到恆河三角洲。

與天竺的波羅王朝和控制孟加拉地區的朱羅王朝隔著雅魯藏布江下游河道對峙。

同樣,段宇鍾將這一地區分封給鎮西王段正明,並將已經開發的怒江以西地區給他當前進基地。

同時。在神道上,段宇鍾將弓魚神楊幹貞封為伊洛瓦底江水神。

在政治上,段宇鍾將大理國開國時候就遺留下來的董氏、楊氏等世家豪強。還有大理國剩餘的大部分佛教勢力打包送給段正明。

而此時的蒲甘國,因為段宇鍾送給他們的那一份大禮,比歷史上還提前幾十年衰落了。

雖然它仍是個經濟繁榮、學術發達的佛國,蒲甘城也是世界聞名的佛教聖地,但它的兵源成了和尚,財源化作寺廟佛塔,面對大理國的兵威,幾乎毫無反抗之力。

為了儲存蒲甘王朝的社稷,他們只好向大理國稱臣。不過到了1089年,大理國順著伊洛瓦底江和怒江(下游教薩爾溫江)開拓了緬甸沿海地區。

蒲甘王朝就變成了被大理國包圍的國中之國。經過蒲甘城的高僧們一番艱苦卓絕的努力,終於讓蒲甘王朝和鎮西王段正明聯姻。

從此兩國合併,鎮西王段正明遷都蒲甘城,蒲甘王朝雖然不在了,但蒲甘城的佛教勢力卻擴大到整個緬甸和阿薩姆、暹羅等地。

而且,他們也為佛門重新找到段正明這個虔誠信佛的國王當護法,實在是皆大歡喜,至於蒲甘王室,誰還記得他們?能讓他們和平融入大理國,已經是天大的恩德了。

而在大理國原有的土地上,這幾年,在段宇鐘的推動下,一共從大宋吸收了兩百多萬漢族移民。

這些移民分佈在大理國各地,並重點開發了曲靖、玉溪、楚雄、昆明、陸良等烏蒙七十二部地區。

他的五臟神所化的五嶽大帝也不斷顯聖,將儒教和道教信仰深深紮根在大理國民間。

而在這期間,由於天竺佛教、婆羅門教與綠教的戰爭打得很激烈,無暇東顧。

而段宇鍾雖在大理國原有的核心地區推行儒教和道教;但在新開拓的緬甸、泰國地區卻任由段正明、段正淳兩兄弟為首的大理國佛教勢力繼續崇佛。

因此,大理國的佛教只是搬了一次家,但整體實力無損,甚至還有較大增長。

在地仙及以上的高階戰力不出世,而低端實力又敵不過以段宇鍾為代表的大理國修士的情況下,既然段宇鍾留有餘地,又看在神霄道君面子上,佛教也有意無意地予以配合。

再說,當段宇鐘的五臟神所化的五嶽大帝越來越融入大理國的山川龍脈之後,佛教與道教儒教就再也無法爭鋒了。

因為在中土華夏,只要皇帝傾向哪個宗教,那個宗教就能勃興,反之亦然。

原本大理國的皇室漢化就比較深,如今換上段宇鍾主政,還有五臟神幫助,就使得大理國的龍氣越來越凝為一體,儒教和道教就獲得了空前強大的根基。

在此情況下,佛教不但在大理國核心地區上層失去支援,下層地位也因為漢人大量遷入,五臟神頻繁顯聖而日漸式微。

因此,配合段宇鍾將佛教勢力和平外遷,也就順理成章了,也這使得段宇鍾在大理國開疆拓土和推進漢化的過程竟然無比順利。

當然,若非當初雞足山一戰建立了赫赫威名,這一切自然不可能如此順利。

總之,到了1089年,大理國的疆域就整整擴大上百萬平方公里。

向南,大理國的疆域直達泰國灣,包括寮國北部,泰國大部,與屬於大宋的安南和中南半島上的強國真臘國(後世的柬埔寨)接壤。

向西,大理國征服了整個緬甸和天竺東北的阿薩姆地區,獲得了孟加拉灣的出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