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圖道謝了一聲,接過就隨便吃了起來,然後道:“下午可否為我讀書?”
澹臺紀看著臉上露出些期待的李圖,點了點頭,道:“可。”
休息了一會兒後,繼續起程。
澹臺紀坐到了李圖的馬車中,看到車內擺放著不少的儒家經典書籍,不禁啞然了一下,然後問著:“讀哪卷?”
“隨便即可。”
澹臺紀看了看數十卷書籍,然後拿起一卷《詩經》,開啟後看了看,然後紅唇輕啟,輕念著:“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字字清脆,聲聲宛轉,如新鶯出谷,乳燕歸巢。
聽其詩,聞其聲,李圖不禁一楞,然後笑了笑。
“可有什麼不對?”澹臺紀略微停了一下,疑惑問著。
李圖搖了搖頭,然後繼續聽著澹臺紀讀詩,認真去感受古之民的風情。此時,不由想起了一句話:古者天子命史採歌謠,以觀民風。
或許,這就是《詩經》國風的由來吧。
一個下午過去,澹臺紀連讀了數十篇古詩,也感覺到自己的聲音有些乾澀起來,於是停了下來,而李圖則是還沉醉在古之民的風情中,意識在神遊。
夕陽西下,飛鳥歸巢。
傍晚之時,學府的馬車在一個小村莊中停了下來。走了下馬車,聞到村莊中傳來雞飛狗叫的聲音,李圖心情不由一悅,然後在附近慢慢散著步。但總是感覺到似乎少了些什麼,卻是又不知道。
禹古師兄則是與村中的老人交談起來,最後在此借宿一晚。
村中的老人對學府中的學子很是歡迎,熱情接待,道:“村中很安全,十數年來都沒有受什麼野獸的攻擊,儘管安心。”
深夜,月落星稀。
村莊中十分寂靜,李圖睡不著,於是背起了古琴走出了村頭,在村外的一顆老槐樹下就地坐下。感受其寧靜的氣息和清新的空氣,心中悅然,然後解下了古琴,放在膝上,輕輕地彈奏起來。
琴音輕緩,有點縹緲,若隱若現。
此時,一條盡顯老態已經脫了不少毛髮的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