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2部分

期圍城的打算,一面寫奏報,派快騎火速傳遞迴國,奏報皇帝。

不過他自己心理也很清楚,攻城器械一一尤其是結構複雜的大型攻城器械,行動極為緩慢,縱使皇帝一接到他的奏報,就派步兵運攻城器械出發,至少也要幾個月才能到高麗前線。正所謂遠水解不了近渴,可是也沒有其他的辦法。

第九十八章 高麗軍情

左副元帥秦義不甘心,想挾新勝之兵威硬攻城池看看。他命士兵大肆伐木,臨時打造雲梯。兩日的工夫下來,雲梯造好了上百架。

秦義佈置妥當,一聲令下,命騎兵下馬步行,攜雲梯硬攻城池,他本人親自擂鼓助戰,以壯軍威。

結果,不到半個時辰就不得不下令停止,因為傷亡實在太大,在缺乏強有力的攻城器械時,以簡陋的雲梯硬攻堅固的城池,無疑是不明智的。

就像當年兩萬契丹鐵騎打到京城城下時,只要城內自己不亂,強行攻城就是進攻方的惡夢。當日契丹不少身經百戰的精銳鐵騎,被頭一回上戰場的百姓輕易消磨掉,在城下流盡了鮮血。

天朝大軍明明佔上風,卻偏偏在堅城之下一籌莫展,委實今人不甘心。

右副元帥南昱靈機一動,想出一個有些陰損的法子。他派人收編了大批高麗壯丁,分發給他們兵器,驅使他們爬雲梯去攻城。只許前進,不許後退,有一隊弓箭手在陣後監督,後退就亂箭射殺……

結果打了一個下午,攻城高麗人死了數千,城內倭人死了數百。交換起來似乎十分吃虧。不過南昱不心疼,反正不是自己本國人,高麗人多,讓他們去消耗好了。

城內防守的倭人大驚失色,聞到了死亡的氣息,絕望的氣氛在城內迅速蔓延開來。這種不拿高麗人當人的做法,雖說無比的殘忍血腥,可是也非常有效,如果天朝軍隊鐵了心這麼打下去的話。他們倭人除了硬著頭皮消耗下去之外,還真沒有別的辦法。

高麗人口也不少,除了這回倭人大舉入侵。整個高麗慘遭蹂躪踐踏。大片人口死於戰亂中之外。年青壯丁仍然有一百多萬人。

只消天朝統帥硬得下心腸,驅使高麗人不斷來攻城消耗,不考慮傷亡。今天死一萬高麗人,拼掉城內一千倭人;明日又死一萬高麗人,又消耗掉城內一千倭人……如此下去。用不了多少天,城內倭人非死絕不可。

這種戰法極為殘忍,但也往往十分有效。反正不管高麗人與倭人消耗成怎樣,天朝軍隊都沒有任何損失,立於不敗之地。這是野蠻的遊牧民族攻城時地常用戰法,倭人打仗也經常這麼幹。

然而,天朝畢竟不同於野蠻民族,此等殘忍做法沒有在高麗人中引起反彈,卻在天朝自己軍中引發激烈爭執,有叫好的,也有大罵的。

天朝三員領兵大將對此爭許不休。劉破虜堅決反對。說這種做法很沒有人性。高麗人雖不是我們同族人,可也是人生父母養的,不是螻蟻,是活生生的人,也有父母妻兒,怎能忍得下心驅使他們前赴後繼的去送死?何況天朝大軍乃堂堂正正之師,救亡伐罪。師出仁義,那等作為。豈不令屬國民眾寒心,損及天朝威嚴?

南昱也堅持己見,針鋒相對,爭辯道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尤其是攻城的時候,死人更是比什麼都快,既然必須強攻倭人的城池。那麼與其死天朝將士,就不如死高麗人。反正這場戰爭原本就是高麗人的。他們為了保衛自己地國家而流血,也是理所應當。對高麗人來說,與其亡國之後被倭人屠殺,就不如在天朝軍隊幫助下與倭人拼個你死我活……

兩人各執一詞,誰也說服不了誰。而秦義也拿不定主意,覺得兩人說得似乎都有其道理。這做驅使高麗人攻城的做法,確實有夠冷血,不過南昱說得也有道理,戰場上哪有不死人的,若是能因此攻下城池,全殲城內倭人,那高麗人的死傷也是值得的,可是打的過程又似乎太難看了點,有損天朝的形象……

而爭論中的主角高麗人,則沒審發表任何意見的權利。靜靜地等待爭論地結果。他們既打不過扶桑倭人,又不敢違抗天朝的意志,如同一群待宰的羔羊,無力主宰自己的命運。假如天朝將領最終決定繼續驅使他們攻城,那麼他們也不會反抗——也不可能反抗的了。

他們攻城。那麼他們也不會反抗一一也不可能反抗得了。

三員大將的爭論沒有結果,最後,一齊寫奏章呈報皇帝,請皇帝裁奪。暫且停止攻城。

半個月之後,欽差大臣火速趕來前線,傳達皇帝旨意,命今全軍將士不得再採用驅使高麗人攻城的血腥戰法,大軍暫且圍困敵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