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0部分

戰。

蕭若聞報,心中大為滿意,他對收復安南、大理兩塊華夏故土志在必得,若柳長風殺羽而歸,他便御駕親征,總之決不放棄。

身患不明怪病的秦義、南昱二位將領,在扶桑人大規模撤出高麗之後,便開始逐漸恢復神志,時至今日,已完全恢復過來。

秦南二將自己也搞不清楚當日怎麼中的暗算,後來一直迷迷糊糊的,就像做了一場好長好長地夢一樣。

得知皇帝御駕親征殲滅了十餘萬倭人主力,剩餘倭人倉皇敗逃,高麗全境光復,並且併入天朝。二將又驚又喜,皇帝雖不降罪他們,他們自己心底裡卻好生羞愧難當,頗有無顏見江東父老地感覺,暗暗發誓接下來的跨海徵倭之戰,一定要再建戰功,洗刷恥辱。

同一日,鎮西將軍廖柄寒押運最大一批軍備物資抵達漢城,除數十萬石糧草之外,包括不計其數的箭矢,火藥、炮彈……以及無數可供替換的刀槍盔甲。

物資囤積足夠,打一兩年仗都沒問題,在高麗的大軍也休整完畢,一切準備就緒。

次日清晨,皇帝一聲今下,大軍出動。跨海東征扶桑之戰由此拉開了序幕……

第十九章 大軍跨海東征扶桑

本著兵貴精不貴多的原則,蕭若仍然沒有調集傾國之兵跨海親征扶桑,遠征大軍只動用了在高麗的十萬精銳,包括五萬步兵,三萬御林軍、和兩萬禁軍鐵騎,這十萬大軍是不折不扣的百戰精英,而且擁有這個時代最好的武器裝備,乃天朝軍隊精華中的精華,對外擴張的一把犀利尖刀。

剩下的兩三萬禁軍騎兵則留在高麗,由廖柄寒統率,負責運輸後勤物質,和鎮守後方高麗,以防不測。

天朝大軍跨海遠征扶桑,也是為高麗人報滅國之仇,得到高麗民眾全力支援,高麗青壯踴躍參軍,士氣非常高漲,請求跟隨皇帝東征扶桑。

蕭若好生勉勵了高麗人一番,雖對他們的這種精神表示讚賞,但對他們的戰鬥力難以抱太大的幻想,經過慎重考慮,命重新編組成的兩萬高麗正規軍隨大軍遠征,其餘的留守高麗,歸廖柄寒節制。

這兩萬高麗人一般是用不上的,除非碰上消耗戰,倒可以派高麗兵上去跟敵人磨。

遠征軍總共為十二萬陸軍,海軍一萬多人,這樣對後勤壓力比較小,天朝老百姓沒有沉重的負擔,若像隋煬弟那樣調集傾國之兵百萬大軍遠征的話,整個國家都得動員起來,軍隊每天吃掉的糧食能堆成一座山,天下為之騷動,一旦戰場失利,後果將是災難性的。

戰鼓齊鳴,旌旗遮天蔽日,十二萬大軍浩浩蕩蕩望南進發,數日後,到達朝鮮半島最南端臨海的大城釜山。在港口井然有序的登船渡海。

是日,海面上舟船大集,雲帆片片。

海寇王孫瀚親率主力船隊趕來,大大小小的戰船足有一兩千艘,充斥海面,一眼望不倒盡頭,極為壯觀。孫瀚就仗著這隻龐大的海上力量橫掃東南亞,所向無敵,打下了偌大的基業,甚至敢於向強國挑戰。

相形之下,天朝的一百多艘戰船,就顯得非常寒酸了,與天朝威臨四方的崇高地位極不相襯,而在另一方面,天朝船隊的軍容十分威武,戰船都是裝備精良的大中型樓船,不像海寇一方什麼亂七八糟的船都有。

十二萬的遠征大軍相繼登上了孫瀚的船隻,皇帝一行人則乘坐自己的火炮戰船,全部軍隊登船都花了幾個時辰。

海面旗艦上,孫瀚及其手下對朝廷官兵表現出的高度的紀律性、和精良統一的武器裝備,無不心中敬畏有加,不得不歎服天朝陸上武力的強大,手下海寇雖也人多勢眾,可假如棄船上岸作戰,就是一群烏合之眾,還不夠朝廷大軍打的。

不過,其他船上的海寇們就不這麼想了,他們見朝廷就那麼點戰船,大為鄙視,起鬨嘲諷之聲此起彼伏,他們這些當海寇的碰見朝廷正規軍,難免心頭髮怵,就跟21世紀小偷看見警察就心虛一樣,難得抓到嘲笑官兵的機會,忍不住大聲冷嘲熱諷。

朝廷大軍軍記嚴明,並不回嘴。只當沒聽見。

海寇觀察察朝廷大軍的同時,朝廷將官也在觀察他們,海寇一團糟的軍紀也讓朝廷並官們大開眼界。又好笑,又好氣。

海寇每一艘船上都亂轟轟的,喝酒鬥毆打架簡直是家常便飯,就在朝廷陸軍登船的時間裡,就有好幾艘船上發生了鬥毆事件,時不時聽到“撲通”一下水花濺起聲,十有八九就是有海寇被同伴扔下海里喂王八,幾乎一刻也沒消停過。孫瀚及其手下頭目根本就懶得管……也管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