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李勤在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帶了來,而且還沒容得及他來辯解,便被一棍子悶的昏死了過去,張大和孫三見奸計得逞,但又害怕李勤花言巧語去哄騙李崇義,因此自報奮勇要前去執行亂棍打死李勤的事情。
對這事李崇義倒也不甚在意,微一揮手就同意了,就這樣,李勤在不明不白中喪了性命。
262。第262章 風雨欲來
盛夏,天氣越發炎熱。
翠明樓因為新茶和涼皮的緣故,在食客沒有食慾的季節竟然大賣起來。
而在這段時間裡,唐舟也沒有閒著。
如今新茶風靡長安城,每天來他府上請求合作的人不在少數,茶可是一種暴利行業,再加上古人好茶,所以唐舟也不可能放著這種賺錢的機會不做。
但如何做,怎麼做就必須考究考究了。
如今新茶只翠明樓有供應,想喝新茶的只能去翠明樓,這樣一來,翠明樓的生意自然是不錯的,只是只賣茶水多少有些落入下乘,若能連茶葉也一起賣就好了,只是連茶葉也賣的話,勢必使得翠明樓的生意有所下降。
不過唐舟在幾分思量之後,還是決定把茶葉賣出去,迅速佔領市場的好。
其實炒茶並非特別複雜的工藝,大唐不乏聰明人,以前的茶商如果琢磨的話,興許自己也能炒出新茶來,不僅如此,他們可能還會有更多的花樣。
所以,在唐舟看來,少則半年,多則一年,很多茶商都將摸清炒茶的秘訣,到那個時候再去賣茶只怕就沒有什麼優勢了。
既然如此,不如他先佔領市場,而且如果市場上有了炒茶的話,興許能推遲其他茶商研製新茶的時間。
這樣決定之後,唐舟就命人買下了翠明樓周圍的一處宅子,在宋小羽的安排下建了一個炒茶的作坊,這並沒有花費多少時間。
作坊建好後,唐舟找來一些自己特別信任的人,教會他們如何炒茶,而就在作坊這邊緊密的炒茶的時候,唐舟這邊已是跟長安城的茶商商談好了合作事宜。
其實也簡單,長安城的這些茶商想賣新茶,必須從他唐舟這裡進貨,價錢自然不便宜,比之前的的茶要貴上一兩杯,不過新茶風靡,這些茶商就算高價買回去,賣的時候也能賺上不少錢。
更為重要的是,新茶在其他地方是沒有的,這些人如果把新茶拿到其他地方去賣,又可以提價,所以就算唐舟的價格比以前的高很多,還是吸引了不少商人來此合作。
商人趨利,他們想的那些道道唐舟也知道,把貨運出長安城,不管是在大唐境內,還是西域諸國,這些新茶絕對是寵兒,唐舟如果去做的話,獲利也定是頗豐的。
只不過唐舟並不想麻煩,把茶葉運到其他地方去,還想再想辦法拓寬市場,而且還要找人在不同的地方開店鋪,他唐舟可沒這麼多人手,賣到西域諸國就更不可能了,沿途風沙那麼多,太危險,唐舟可不想為了那點利潤去冒險。
所以,在長安城當最為原始的供貨商是最好的。
……
盛夏時節,蟬鳴不止。
就在唐舟趁著新茶和涼皮大肆賺錢的時候,朝堂之中,一場密謀的風雨如期而至。
這天早朝,因為天氣的緣故,群臣多半都是汗流浹背的,就連皇上李世民,也是額頭上的汗流個不停,不僅如此,連說話都覺得嗓子眼是乾的。
所以早朝開始沒多久之後,群臣提意見什麼的就不怎麼積極了,李世民見此,也不想多呆,準備再問一句就退朝。
“眾位愛卿,可還有本要奏?”
群臣相互張望,恨不能馬上退朝,因此皆搖頭,可就在這個時候,一名叫張吉的御史臺官員突然站了出來,道:“聖上,年中將至,戶部檢核也該開始了,臣認為這是大事,不可馬虎。”
李世民一愣,不過仔細一想,好像也的確該戶部檢核了,只不過對於他來說,年中的檢核並不怎麼重要,最重要的還是年底的那一次。
不過規矩不能廢,既然張吉提出來了,那就開始檢核吧。
“張愛卿言之有理,既然如此,那就讓戶部把今年上半年的進項和支出統計一下吧。”
張吉見此,又道:“往年皆是如此,但臣覺得戶部掌管天下的錢糧,還是應該更為嚴苛一些才是,臣提議由太子、魏王以及吳王三人合同檢核。”
張吉只是御史臺的一名官員,此時突然提出由三位皇子檢核戶部,不由得有些吃驚,大唐開國這麼多年,戶部一向都沒出現什麼問題,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