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哈哈大笑起來:“你小子,本來想救歐陽通,可卻間接救了大唐,說吧,你對這刑律有什麼看法?”
唐舟有點無語,怎麼都說這事跟自己沒關係了,李世民還要自己的看法?
“聖上,其實……”
“別說那麼多廢話,直接說自己的看法。”
唐舟見此,心知躲不過去,只好說道:“刑律這事臣不是特別瞭解,所以怎麼做還得聖上找專門的人進行討論研究,不過聖上要是真想聽聽臣的看法,臣倒也能說出一二來,其實在臣看來,想要杜絕冤假錯案,最主要的辦法還是在驗屍上下手,如果驗屍精準的話,冤假錯案自然也就少了。”
聽到唐舟這話,李世民嘴角露出了一絲淺笑,其實刑律這事可以算是法家的事情,從古至今也都一直是法家的人在對刑律進行研究和完善,他李世民倒還真不相信唐舟能在這方面有什麼成就,最多也就是有一點想法。
“驗屍這方面可以加強。”
唐舟笑了笑:“想要加強驗屍,就必須使驗屍的人有足夠高的專業水準,可據臣所知,我大唐進行驗屍的仵作多是一些戰奴,而朝廷官員很少去接觸屍體,如此一來,驗屍又如何能夠精準?”
“你的意思呢?”
“由朝廷組織一些對驗屍有經驗的人編撰一本與驗屍相關的書籍,然後傳之各州府衙,命官員以及仵作學習,朝廷則定期進行檢驗,合格者給以獎勵,不合格者則要進行處罰,如此一來,官員對驗屍有了瞭解,自然也就能夠杜絕冤假錯案了。”
說到這裡,唐舟見李世民露出滿意神色,於是便又繼續說道:“有了這些基礎,剩下的就是要在一些與命案相關的程式上下手了,首先,驗屍報告必須詳細,再者,罪犯嫌疑人可以提出上訴,而如果罪犯嫌疑人提出了上訴,案子就必須逐次往上遞交,規矩上,犯人有三次上訴的機會,在這三次上訴機會當中,犯罪嫌疑人是不是真的有罪,就能夠調查的水落石出了。”
說完這些,李世民突然從龍椅上站了起來,道:“好,你這個提議好,經過層層嚴密的把關,那這案子也就不會出現什麼紕漏了。”
見李世民同意,唐舟露出了一絲淺笑,其實這些都是宋朝時候經常用的辦法,宋朝的刑律是所有朝代中最為完善的刑律,而且能夠最大限度的避免冤假錯案,他相信自己說完這些之後,李世民一定會同意的。
就在唐舟心中大石終於落地的時候,李世民突然說道:“這些都是你提出來的,那找人編撰一本跟驗屍有關的書籍的事情就交給你來辦吧。”
一聽李世民的這個安排,唐舟頓時慌了神:“聖上,臣對驗屍可不在行啊,您這不是趕鴨子上架嘛……”
“也沒說讓你教別人怎麼驗屍,朕就是想讓你負責此事,到時你就隨處看看,覺得什麼地方不妥就提出來,要真有什麼看法也都說說,朕是相信你的。”
聽到李世民這話,唐舟想再推辭也是不能,只好應了下來,想到大熱天的要跟一群人研究屍體,唐舟突然覺得很沒有食慾。
天氣越發的炎熱,唐舟離開了皇宮,李世民仔細把唐舟說的這些情況想了一遍,想完之後,又是忍不住叫了一聲好。
“真沒想到,這小子本來只是想救人,可卻能夠提出救國的建議來,當真是個人才啊,朕能擁有這樣的人才,何愁我大唐不更加強盛?”
就在李世民像是自言自語的時候,卻又突然愣了一下:“不對,如果這小子是無心之言,那他又怎麼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提出這般富有建設性的提議?難不成他在教歐陽通這些話的時候,就已經想到了接下來要發生的事情?”
李世民緊鎖雙眉,不過很快又慢慢舒展開來:“這小子是不是早有預謀,等那本跟驗屍有關的書籍出來之後就知道了。”
297。第297章 討厭與慶幸
皇宮裡的情況很快傳了出去。
吳王李恪聽聞歐陽通之所以沒有怒斥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是因為唐舟把主要罪責推到了刑律不全上後,頓時就怒的咬緊了嘴唇。
這一步棋他一直都覺得很妙,雖然他也像魏王李泰那樣利用了歐陽通,可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結果竟然這樣,那歐陽通就在唐舟的三言兩語下無視了被魏王李泰利用。
吳王李恪生氣的時候喜歡沉默,現在的他就沉默的幾乎連呼吸都沒有。
旁邊的廉紅線見此,眉頭微凝,也是大氣不敢出。
這樣過了大概半柱香的時間,吳王李恪才終於冷哼一聲:“唐舟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