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首邊塞詩多少還有點唐舟邊塞詩的影子,顯然李慕白受到了唐舟這首邊塞詩的影響。
此時的眾人已經不再稱讚李慕白剛才作的那兩首詩了,他們反而把所有的興趣都放在了唐舟的兩首詩上,雖然唐舟並不在長安,但這並不影響他們對這兩首詩的喜歡,對這兩首詩毫不吝嗇的溢美之詞。
長安城郊外,踏青計程車子很快就都知道了唐舟跟李慕白鬥詩,而李慕白在唐舟作了兩首詩後不敢作的事情,他們也都知道了唐舟的那兩首詩。
這兩首詩很快傳開了,像春風一樣從長安城郊外傳到了長安城大街,從長安城大街傳到了各個樂坊,傳到了長安城對此有心的人耳裡。
而就在這首詩從郊外傳到長安城的時候,一匹快馬風馳電掣的進了城,快馬在長安城的街道上飛奔著,馬上之人一邊揮動馬鞭,一邊高聲大喊:“邊關急報,吐蕃犯我闊州,邊關急報,吐蕃犯我闊州,闊州刺史別叢臥施舉州投降……”
快馬在長安城的街道上飛奔著向皇宮趕去,長安城裡的百姓聽到這個之後,臉色皆是一變,但他們並沒有因為這個而感嘆馬上就要帶來的戰爭,他們反而憤怒,振奮。
這麼多年來,一直都是他們大唐侵犯別人,何時別人幹侵犯過他們?
大唐的男兒都是熱血的,面對吐蕃的這等挑釁,他們怎麼可能懼怕?
當快馬賓士而過之後,關中的熱血子弟已經開始考慮參軍了,他們參軍,不僅是為了保家衛國,他們也想透過參軍來謀取一個前程。
兩者並不衝突。
古往今來,一心為國的人固然值得敬重,但有私心的人也應該得到認同,而在這個世上,真正無私為國的又能有幾個?
邊關快報送入了皇宮,看了快報內容的李世民氣的不行,罵了一句別叢臥施誤我大唐之後,立馬便命人前去將李靖、長孫無忌等人給叫來。
闊州城失,大唐的危機還不算特別嚴重,但如果吐蕃大軍繼續東進的話,那他大唐的屏障可就要失去了,如今大唐該如何應對吐蕃,絕非他李世民一人就能夠有定論的。
宮裡的太監急匆匆跑了出去,長安城的上空似有黑雲凝聚。
518。第518章 吐蕃之意
闊州城失絕對是大唐的一件急事,所以長孫無忌等人在接到宮裡的訊息之後,騎著快馬就向皇宮趕去。
一行人進得皇宮,相互望了一眼之後,便直接去了御書房。
李世民在御書房正著急的走來走去,長孫無忌等人進來之後立馬問道:“聖上,出了什麼事情?”
李世民見到他們幾人,也不再客套,直接將邊關急報拿給他們來看,長孫無忌等人看完之後,頓時一驚:“闊州刺史別叢臥施舉州投降?真是丟盡了我大唐的臉面。”
李世民看了一眼他們,道:“哼,別叢臥施投降事小,如今朕就擔心吐蕃會得寸進尺,若是攻下渃洲和松州的話,只怕他們就要直逼長安了。”
長孫無忌眉頭微凝,如今大唐的情況的確有些不太樂觀,前不久前大唐剛派兵與薛延陀交戰,如今吐蕃又來找事,明顯是想趁大唐騰不出手的時候來佔便宜。
只是這樣想後,長孫無忌立馬說道:“聖上莫急,松州城易守難攻,吐蕃倒不一定能夠攻下,而那吐蕃最近幾年雖然發展迅速,但與我大唐相比還是差了許多的,他不可能有野心與我大唐決一死戰,臣覺得他們肯定只是想佔些便宜。”
吐蕃首領松贊干布時才不過二十幾歲,他從繼承首領之位開始就多番征戰,平定了吐蕃內亂,使得吐蕃一統,而吐蕃一統之後,松贊干布便對吐谷渾、党項等大唐的附屬國出戰,在前幾年甚至還想讓李世民嫁個公主去那裡。
但大唐根本就沒有把吐蕃放在眼裡,因此對於他們的請求根本不予同意。
再加上吐蕃所在的地方十分貧瘠,又不在絲綢之路上,所以李世民對攻下吐蕃也沒有多大的興趣,只是讓李世民沒有想到的是,吐蕃的松贊干布竟然膽子這麼大,打了吐谷渾、党項之後竟然敢來找他大唐的晦氣。
長孫無忌說完,李世民冷哼了一聲,而此時的李靖卻保持沉默,他是武將,按理說對於打仗是最熱衷的,但他的軍功實在是太大了,大到已經讓李世民對他產生了忌憚之意,所以像這種事情,他提提意見可以,但絕對不能表現的對打仗這件事情很有興趣的樣子。
李靖不語,李績卻是開口了。
“聖上,吐蕃此舉有趁火打劫的意思,如今我大唐正與薛延陀作戰,兵力以及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