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2部分

高侃把情況已經說的差不多了,只不過朝中不少人仍舊不以為意,比如說程咬金。

在程咬金看來,不過兩萬人而已,大唐將士一去,可滅其全族,這算什麼事啊?

當然,也有人是認同高侃之言的,比如李績,比如長孫無忌、褚遂良這些人。

他們很清楚,如果車鼻可汗的兩萬人真的反唐,那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大唐至少也得排除相應的人數才可以將其剿滅,甚至更多,而如果這些人不時的騷擾大唐邊境的話,那大唐會更加的不堪其擾。

最終,大唐的損失真可以用慘重來形容。

因為他們都是瘋子,他們有自己的信仰,而為了這個信仰,他們什麼事情做不出來?

文明與野蠻,最終受害的還是文明。

高侃說完,程咬金撇了撇嘴,長孫無忌等人則點了點頭,然後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李治,李治神色微緊,如今的大唐可以說剛剛好了起來,如果再發動大規模的戰爭,亦或者因為處理不當而導致邊境不穩,實在是有些得不償失的。

但車鼻可汗這般可惡,可又不加以處置,未免有損大唐國威吧?

李治是有些矛盾的,他望了一眼眾人,看到唐舟,也沒意識到唐舟早已不是尚書令,突然問道:“唐愛卿,對於此事,你怎麼看?”

李治放著朝中重臣不問,卻去問一個沒有官職的唐舟,高侃有些震驚,雖然他也聽說過唐舟的情況,但在這種情況下,他還是有些覺得不可思議的,畢竟像長孫無忌、李績這些人,那都是良臣啊,那個不比唐舟強?

但高侃覺得不可思議,像長孫無忌、李績這些人卻覺得很平常,在他們眼裡,好像從來都沒有把唐舟看成是一個沒有官職的人,亦或者是無關緊要的人。

不管李治對唐舟做出任何超出他身份的事情,他們都不會覺得奇怪,他們不會,程咬金、尉遲恭這些人也不會。

高侃更震驚了,他本來並沒有高看唐舟,可如今這種情況,他覺得自己可能要對唐舟重新定位了。

李治問唐舟,唐舟略微頓了一下,接著說道:“聖上乃天可汗,當胸襟廣闊,容常人所不能容才行,當年聖上面對突厥的吉利可汗,仍舊可饒他一命,這吉利可汗可比車鼻可汗厲害多了,聖上也當能容他才是,而且,馬上就要萬國來朝了,聖上若殺車鼻可汗,倒也並無不可,只是殺了之後,讓那些萬國使臣怎麼想?我大唐是殺戮之國,還是心胸寬廣之國?聖上,有容乃大,也才能夠讓其他人心悅臣服。”

唐舟說的不多,但卻說了兩個方面,一是李治應當有容人之量,只要對大唐有好處,哪怕這個人真的該死,也應當有容他的氣度和魄力在。

再有就是,李治是大唐的招牌,他的所作所為都會影響其他國家對大唐的看法,是想讓人覺得大唐殘暴,還是仁慈,皆在李治的一念之間。

唐舟這麼說完,他的意思已經很明白了,與高侃的觀點差不多,只不過他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服李治罷了,高侃聽完,心中猛然一震,暗想這個唐舟果真不簡單,若只從犧牲和穩定上來講,倒不容易打動李治,可若是從李治個人的榮譽上來講,就很容易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了。

李治,可以不在乎大唐將士的性命,但他肯定會在乎自己在其他國家眼中的形象。(未完待續。)

第1290章 如何防範

果不其然,唐舟說完之後,李治已是心動。

如今的大唐,是他李治的大唐,大唐在別人眼裡是什麼樣的,他很在乎。

所以,他不能讓人覺得他李治不夠大度,他大唐是殘忍的。

他點了點頭:“唐愛卿所言不差,既然如此,那就這麼定了,只是這車鼻可汗,又當如何處置?”

雖不殺車鼻可汗,但也要想一個處置辦法才行,不然之前說的都是空談。

而提及車鼻可汗,高侃立馬說道:“聖上,這車鼻可汗十分反感我大唐,無論臣好說歹說,他就是不肯臣服,所以我們雖不能殺他,但要收服他,卻也不易。”

聽到這個,程咬金頓時哼了一聲:“還反了他了,如今已成為我大唐階下囚,他竟然還不肯臣服,要如此,殺了他算了,他整個部落,也全都殺了,一個不留。”

程咬金很氣憤,他大唐可是大國,那車鼻可汗不過有兩萬人馬,就這還不肯臣服他大唐,他算什麼玩意?

程咬金說完,高侃翻了一個白眼,顯然有點看不慣程咬金的這種態度,不過他也只是翻了一個白眼而已,具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