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86部分

王秀夫是個漢人,確切的說是個在大唐落第的秀才,後來又跑去西域經商,結果又經商失敗,陰差陽錯進入僕骨,成為阿古達謀士的一個秀才。

作為一名漢人,王秀夫的思想裡就有一種一統江山的固定思維,他覺得西域其實是很大的,之所以一盤散沙,就是因為沒有統一起來,如果統一起來的話,就是大唐也不敢小覷。

所以,他在成為阿古達的謀士之後,便極力的給阿古達灌輸這樣的思想,漸漸的,使得阿古達想要一統西域。

而在這幾年間,王秀夫為阿古達出謀獻策,還真的讓僕骨的勢力得到了提升,也使得阿古達對王秀夫的能力越發的信任起來。

其實,王秀夫的這種一統天下的思想自戰國時期便已經開始在華夏人的腦海裡根深蒂固起來,這使得整個華夏的史就是一個不停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過程。

這個思想有時候自然會造成很多戰爭的爆發,讓很多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但同時對於整個華夏的發展來說,卻是極其有利的。

因為這個思想根深蒂固,使得華夏民族在面對任何的災難的時候,都能夠有一個共同的目的,那就是保證國家的完整。

而這個思想,使得華夏雖然地域遼闊,但卻很少像歐洲那樣分列成一個有一個的小國。

相對來說,這種思想對於華夏的發展真的很不錯。

當然,對於分久的時代百姓來說,無疑是一場災難,不停的戰爭,不停的兼併,會讓他們疲於應付。

不過對於這些,王秀夫不關心,阿古達也不關心,只要能夠統一西域就行了。

“王先生,吐蕃使臣來見,只怕是想讓我們幫助他們吐蕃渡過此次危機,你是大唐人,對於此事,你怎麼看?”

阿古達這話顯然有一點試探的意思,不過王秀夫卻是淡然一笑,大唐,他已經不是大唐人了,從他科舉考試失敗開始,他就不想當大唐人了。

他覺得自己才華橫溢,可是卻始終考不上進士,他對整個大唐太失望了。

失望的秀才有時候很恐怕,比如說讓隋朝進入混亂狀態的李密,他就是因為沒考上進士才終於做了反賊,反抗朝廷的。

雖然隋末大亂不能說全怪他,但不得不說隋末大亂,他的作用也不小。

王秀夫便是翻版的李密,他想要扶持阿古達統一西域,近而與大唐抗衡,他要讓大唐的皇帝看看,你們不是不讓我當進士,不讓我入朝為官嗎,今天我要讓你們知道我的厲害,讓你們後悔。

讀書人有時候是很可怕的。

王秀夫看了一眼阿古達,道:“大可汗,吐蕃此時正處於危機時刻,莫石現在趕來,定然是想讓我們出手救他們吐蕃,此人,可見。”

王秀夫一句話,便已經表明了他的態度,這事可以做,但就看怎麼做,以及做了之後他們能夠得到什麼好處了。

阿古達聽到這話,自然也清楚了王秀夫對大唐的態度,他點點頭,道:“好,既然如此,那本可汗便派人將那莫石叫進宮來。”

阿古達的命令很快下達,不多時莫石便急匆匆進了王宮,在王宮見到阿古達後,莫石連忙行禮道:“吐蕃使臣莫石拜見可汗陛下。”

吐蕃一直沒把僕骨當回事,但現在有求於人,莫石也只好放下身段了,阿古達看了一眼莫石,道:“聽聞你們吐蕃正在跟大唐作戰,而且還節節敗退,你這個吐蕃老臣,怎麼有空來我僕骨啊?”

言語之中多有一些戲嚯,這是阿古達以前不敢的,但現在嘛,看他心情了。

莫石自然聽出了阿古達話裡的不屑,但吐蕃如今這種情況,他也只能強忍著,道:“正是因為我吐蕃與大唐為敵,所以我才代表吐蕃來跟可汗陛下做一些商議的。”

這個時候,莫石覺得他最好還是不要再繞彎子了,不然他所得到的,不過是更多的嘲笑和戲弄罷了。

直接言明,對他來說是最好的選擇。(未完待續。。)

第1928章 大唐野心

莫石說完,阿古達道:“哦,你想跟我僕骨做什麼商議?”

莫石道:“如今大唐正與我吐蕃作戰,那大唐天子想要泰山封禪,所以必定要橫掃環宇才行,滅我吐蕃之後,只怕下一個要滅的,就是你們西域諸國了。”

阿古達眉頭微動,但並沒有開口,他只是很平靜的望著莫石。

莫石見此,繼續說道:“大唐有野心,必不會放過你們西域,而如今的情況對你們西域來說,是最好的時機,大唐兵力多半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