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
李元景和吳王李恪都很清楚,僅憑太子李忠就想不費吹灰之力進入長安城,那是不太現實的,所以他們退而求其次,只要不讓他們攻城就行了。
大家出城,雙方列陣一戰,憑實力說話。
這對大唐來說自然是沒有什麼好處的,但誰讓他們的太子在叛軍手裡?
如此,他們說什麼,大唐就得聽什麼,除非他們決定放棄李忠的性命。
李元景這番說完,趙才眉頭微微一凝,緊接著便連忙離開城樓向皇宮趕去,在大殿上見到了長孫無忌和武昭儀等一眾文臣之後,趙才將李元景的條件說了一下。
這樣說完,問道:“大人,娘娘,此事該如何是好?”
趙才剛說完,一名文官便站了出來,道:“此時正是武將報國的時候,既然叛軍想要決一死戰,那就決一死戰好了。”
這名文官說的大義凜然,可這個時候,又有一名文官站了出來,道:“若是出城,長安城可能不保,而且我唐軍也必將血流成河,死傷慘重,若為太子一人而於我大唐利益不顧,實在有點說不過去,叛軍想要攻佔長安,就讓他們攻好了,只要他們有這個本事。”
兩人說完,朝廷之上立馬形成了兩股勢力,有贊成出城與敵人一戰的,也有覺得不可因為太子李忠而不顧長安安慰。
雙方很快在朝廷上爭辯起來,長孫無忌看了一眼武昭儀,道:“娘娘的意思呢?”
武昭儀神色冷靜如常,她只是微微抬頭看了一眼趙才,問道:“趙將軍,出城一戰,你有幾成把握取得勝利?”
趙才道:“如今聖上不在京城長安,將士士氣低落,本來是有七成把握能夠取得勝利,但現在只有五成。”(未完待續。。)
第1735章 殺入軍中
“如今聖上不在京城長安,將士士氣低落,本來是有七成把握能夠取得勝利,但現在只有五成。”
雖然趙才的虎狼軍很厲害,但打仗這種事情,士氣真的很重要。
士氣旺盛,戰士則不畏生死,殺起來就越發瘋狂,勝利的機會也就越多。
若是士氣低落,士兵都不想戰,那又何來的勝利?
古往今來,但凡以少勝多的戰役,多是在士氣上下足了功夫。
士氣不旺,讓他們鎮守長安城還行,可若是出城一戰,怕是並無多大勝算,五成把握,已經不低了。
武昭儀聽完趙才的話後,神色微凝,片刻之後,卻又突然十分堅定,道:“五成把握,足夠了,你速去城門處,答應他們的條件,只要他們不傷害太子殿下,那就與他們出城一戰。”
武昭儀為了太子李忠,竟然要出城一戰。
眾人頓時有些驚愕。
要知道,太子李忠若是死了,他的兒子李弘可能就是太子了,可是在這種情況下,她竟然要救太子,朝中群臣,徹底看不懂這個武昭儀了。
長孫無忌神色平靜,心中卻是一震,不過一震之後,卻也沒有多說其他,不管武昭儀此舉是不是真心,只要能保下太子就行。
“娘娘說的對,為了太子殿下,此一戰必戰。”
長孫無忌開口,趙才再無所猶豫,立馬領命退去,向城門處趕去。
來到城門處,趙才對下面李元景喊道:“好,只要你們不傷害天子殿下,我虎狼軍就出城與爾等一戰。”
見趙才同意,李元景心下大喜,於是退兵五里,與趙才的虎狼軍雙方列陣。
李元景這邊,大概有三萬兵馬,虎狼軍有兩萬。
雖然看起來只是差了一萬,但就這一萬兵馬,實力就相當的懸殊了。
在李元景和李恪他們看來,此一戰他們必勝。
雙方列陣,隨後,李恪這邊騎馬走來一員名叫孟江的勐將來,孟江上前,喝道:“爾等朝廷兵馬,可有人出來一戰?”
戰前叫陣,是為鼓舞己方士氣。
趙才這邊凝著雙眉,問道:“何人願往,與之一戰?”
話音落下,一名身披戰袍的唐將站了出來:“末將許答願往。”
眾人見許答出來,心下頓時一震,這許答武藝高強,而且氣力很大,殺起來十分勇勐,曾經威震軍中。
此時迎戰,必能鼓舞大唐士氣。
趙才見此,點點頭道:“好,便由許將軍出戰。”
許答領命,騎馬飛身而來。
“你是何人,報上名來,我許答不殺無名之鬼。”
孟江呵呵一笑:“你孟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