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院的大堂就是公堂,穿過前院,進入後院,便見一行典吏衙役十幾人左右靜候兩旁,林志淵與幾個身著官服的男子則在內堂門口恭候。
“若虛”
“禹大人”
禹邵謙看仗趕忙快步上前一一回禮。
大周縣制,縣令為最高行政長官,而下縣丞、主簿、縣尉,還有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典吏,再往下還有一干班頭衙役。在體制之外還有文書這樣的朝廷不承認,但衙門又需要的人員。
整個縣衙上下整整二百一十六人,而朝廷規定的人員編制是四十九,足足多了一百多人。
但這也實在沒有辦法。如瀾陽縣人口約四十萬左右,但瀾陽縣戶部的編制只有六人,實在是忙不過來,那就只能以私人的名義請人幫忙了。
迎接禹邵謙的都是朝廷編制內的正式官員,上至縣令下至典吏幾乎到齊,一般縣丞可得不到這樣的接待,還是因為禹邵謙是策生,而且還是策生狀元。
林志淵對待武文衝的態度雖然不好,但對禹邵謙倒是非常客氣,內堂設宴三桌,為他接風。
與禹邵謙同桌的是縣令林志淵、主簿陳知,縣尉太史彪,還有六部典吏。
主簿陳知是位深沉的先生,說話慢條斯理,不溫不火,循規蹈矩,看起來非常本分。
在他身旁龍精虎猛的縣尉太史彪,四十歲左右,面容粗狂泛紅,虯髯又黑又長,一雙大眼瞪的老大,頗有些像戲裡的張飛。
縣丞實在相當於副縣令,分掌一縣之糧馬、稅收、戶籍、巡捕諸務,共佐知縣。
禹邵謙將會有很多機會與主簿陳知縣尉太史彪合作。
“若虛,你是清溪里人,應該知道李文拿這個人”林志淵舉杯飲盡。
“卑職知道,李文拿任清溪裡司農,施行‘淋尖踢斛’,苛收了農戶不少糧食,前一陣子,還變賣了清溪裡營田倉儲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