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在降伏二十年後,一雪“會稽之恥”而滅了吳,越便以不忠的罪名將嚭誅殺,這在《史記》中有載。吳在會稽接受越的降伏後,頻繁出兵北上。越之所以能復仇成功,與吳頻繁北伐從而導致國力衰退有關。吳王夫差最初北上伐魯,孔子弟子子貢於公元前 488年作為魯國的外交代表與吳交涉,會見太宰嚭。當時,吳提出要用百牢來作為宴請。一牢為一牛、一羊、一豬。子貢拒絕了吳的要求,原因是,根據周的慣例,宴請天子不過十二牢,公為九牢,伯六牢。《史記 ·魯周公世家》中記載如下:

吳王夫差強,伐齊,至繒,徵百牢於魯。季康子使子貢說吳王及太宰嚭,以禮詘之。吳王曰:“我文身,不足責禮。”乃止。

文身指刺青,乃吳之風習。中原視之為蠻夷風習。吳王夫差號稱自己不是聽命於周天子的中原人民,因此不應受周朝慣例的限制。然而他最終還是放棄了百牢的要求。

子貢以魯國代言人的身份與吳交涉時,孔子六十四歲。五年後,子貢再次與吳交涉,當時孔子仍然建在。

孔子時代,稱霸長江下游的吳,尚不知周禮。儒家則極為重視周禮。吳王在聽說周禮後,便突然改變了態度,撤回了百牢的要求。

關於自稱為蠻夷的吳國,曾有一個建國傳說。相傳本應為成為周天子的泰伯,將王位讓與其弟季歷(文王之父)後出奔,在南方開創了吳國。因此,吳王沒有無視周禮,或與此傳說有關。

由此可見,孔子時代,儒家僅存在於中原,但是在像吳這樣的蠻夷之地,也具備接受儒學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