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部分

行救助,高盛肯定會破產。高盛、美林、摩根士丹利這些金融機構突然再也不信任彼此了,資金拆借的利率達到上千個基點,這個心臟幾乎停止跳動了。

*曾經講過一段話,金融是現代經濟的心臟。心臟是身體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當你心臟好的時候,你可能體會不到它的重要。你體會到它的重要可能就是出了問題的時候。“9·11”之後,全世界只有美國在忙乎,一會兒去打阿富汗,一會兒去打伊拉克,這次,雷曼兄弟倒閉後不到40天,全世界所有重要國家的元首全部坐到一起,共同商議對策,可見此次危機的影響之大。

美國社會長期存在著所謂華爾街和主街的矛盾,華爾街代表金融服務業,主街代表傳統制造業。美國製造業工人的收入平均每年是三四萬美元,而在2007年年底,高盛全體員工的平均年薪是60萬美元。所以我們看到,所有描寫華爾街的電影沒有一個說它是好的,都是在諷刺挖苦它。但是我們發現華爾街出了問題,底特律三大汽車公司突然要面臨破產,為什麼呢?因為心臟不跳了,所以胳膊腿就都不行了。

怎樣理解次貸危機的本質呢?我們看這次危機,大家透過各種各樣的書籍報刊看到,專家學者都有很多很好的觀點。這裡我想用三個主題詞來幫助大家理解這場危機。

蝴蝶效應

第一個主題詞叫做“蝴蝶效應”,它來源於物理學的名詞。我原來是學物理的,1988年,當時國際物理學界出了一個新的分支叫非線性動力學。這個理論最直接的一個詞就是蝴蝶效應。它是說亞馬遜河畔的一個蝴蝶扇動翅膀,有可能引發很多蝴蝶一起扇動翅膀,傳遞到千里之外後,可能就是一場颶風。全世界都覺得這個理論很有意思。當時也在實驗室當中模擬出了這個情景。但是大家認為這充其量是一個物理學家在實驗室裡的臆想。但是誰也沒有想到,20年以後,蝴蝶效應被次貸危機徹底地應驗了,而且是在全球最大的範圍內,以最誇張的方式,毫無懸念地應驗了。次貸危機幾乎影響到了所有人的生活,而這個世界上的大部分人是第一次聽到“次貸”這個詞。

青萍之末

第二個主題詞是“青萍之末”。如果我們想要找一個最簡潔的詞語來形容整個次貸危機的發生過程,可能沒有什麼能夠超過我們古人的了:楚國的詩人宋玉有一首風賦,起首第一句話叫做“夫風發於地,起於青萍之末”,青萍之末是什麼意思呢?是指水草的末端。水草的末端開始微微地顫動,可能一場暴風雨即將來臨。宋玉的意思是說,很多大的社會事件和自然災害,都是從很小的地方開始發端的。次貸危機是一場在不知不覺中發生發展直至釀成大禍的過程。

今天我們大家都在說美國的監管者監管不力,說投行、評級機構、商業銀行,但是我們發現其實很多投資者包括機構投資者也都在這個過程中利令智昏、唯恐落後,而且我們發現整個次貸證券化的過程居然源於一個很好的“居者有其屋”的願望,而且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起到了拉動經濟發展、活躍金融市場的積極作用。那麼究竟錯在哪裡呢?

可以說,整個次貸的起源可能要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當時美國經濟陷入滯漲。里根政府上臺,致力於經濟自由化,美國政府要實現“居者有其屋”的政治理想,商業銀行緊緊跟上,開始大量發放次級貸款,這當然符合它自身的商業利益,因為所謂次貸,就是給資質不良的客戶貸款,當然收取的利息也就是比較高的。但是,商業銀行在發放次貸的過程中,會有隱隱的不安,因為這些貸款會是潛在的不良貸款,於是商業銀行決定把它們賣掉,賣給誰呢?投資銀行。

投行經歷了20世紀80年代轟轟烈烈的併購和90年代的網際網路上市,次貸證券化正好給它提供了一個新的機遇,於是,投行欣然地參與了進來。投行把這些貸款證券化,有一點像把西紅柿做成西紅柿醬,或者把各種牛奶攪拌在一起做成不同等級的奶粉,因為來源過於複雜。提純的過程一般老百姓也看不清楚,就需要一個評級公司或質檢單位給提純出來的最好的產品打上一個3A 的標籤,這一步叫MBS;剩下的奶渣捨不得扔,倒進一些新的牛奶再去提純,提純出來新的3A 級產品,這一步叫CDO;這個過程再重複一遍,叫CDO 平方。據說還有三次方的。最後這些有毒證券賣給了全世界各地的投資者和養老金。看不清楚這些債券的投資者相信了穆迪的3A 評級,實在不信的,還有AIG 來賣你一個保單,如果這些產品出了問題,他們負責賠償,這就是著名的CDS。最後,沒有買次貸產品的人也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