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章 做買賣

到如今,連個這樣的小娘子也敢對自己指手畫腳。

“圩田是個很不錯的法子,但是您做不成。”她說著:“起碼這兩年,是做不到的。”

周毓白握筷子的手一緊,眼中的光芒閃了閃,“你聽誰說的?”

“誰說的很重要?”她看了周毓白一眼,“您想的難道不是如何解決太湖水患,完成好官家的差事?”

皇帝交給周毓琛周毓白兄弟倆的,與其說是差事,更不如說是考驗,周毓琛接的是海州建立鹽場一事,周毓白則是太湖的水利,都是極大的肥差,除了工部戶部官員從旁協助,兩兄弟必須要拿出章程及具體舉措出來。

官家明年就要看到成效。

他們二人讀了這麼多年書,深知詩詞歌賦是無法治國的,如何在政事上做一個明確的謀斷,利國利民,才是一個太子的基本功課。

所有朝臣都明白,官家還是屬意這兩個小兒子的。

從接到差事起周毓白就調了大量的縣誌和地裡志來看,把兩漢到唐朝有關江南水利方面措施的卷宗全部看了一遍,還有澇災頻發的年份太湖周邊各縣的損失和救災情況,他幾乎幾個月都在忙這件事,更是親自下了一趟江南,實地考察太湖水利。

圩田是他想到的最好的法子。

圩田指的是縱浦橫塘之間的方塊土地。建立圩田是農田建設方面極好的減少損失的方法,在江南也有農人小規模的施行,但是技術和舉措都不成熟。

太湖周邊地勢低平,許多地方是:水漲,成沼澤;水退,為農田。

周毓白想做的,就是把這些土地改造成為基本上旱澇保收的良田。他所制定的主要工程也是經過當地官員一再的商議和核實。

不得不說,傅念君前世知道他在江南所施行的辦法後,也不由感嘆這人的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