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7部分

動裝置受損只能是勉強使用。至於車體外部的那些裝置例如發煙裝置,車燈,潛望鏡,觀瞄裝置等等幾乎全部都已經被毀掉。車身上坑坑窪窪的留下了多處傷痕。可以說,除了還沒有被最終擊穿之外,林朔的戰車幾乎已經廢了。

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德軍的炮擊都集中在虎式堅固的正面。作為前線指揮官的座車,林朔的虎式周圍保護力度很強。幾乎沒有讓任何一輛德軍戰車成功的靠近過林朔虎式的側翼和後方。

不過面對著整整兩個裝甲師數以萬計的軍隊和大批的車輛不計傷亡的拼死攻擊。半個第二裝甲師已經一口氣後退了接近三公里。再向後退就快到薩勒諾了。

“各車組注意,各車組注意!”抬手抹了把汗水,林朔按住自己的喉部通話器聲音嘶啞的喊道“現在開始集中,還有炮彈的頂在前面,沒有炮彈的做好撞擊準備!”

林朔的車組還剩下三枚穿甲彈,這已經算是不錯的了。這個時候已經有不少的車組早就打光了炮彈。紅了眼的林朔已經準備進行撞車作戰了。他身後沒有多遠就是薩勒諾。港口就在薩勒諾的南區。一旦讓德軍的裝甲部隊狂風驟雨一般的橫掃過去,那登陸的明軍必然要遭到慘重損失。

“長官!”就在林朔紅著眼睛準備拼死一博的時候,電訊員卻驚喜的大聲喊道“第三裝甲團來電,一營帶著彈藥補給部隊上來了!一起來的還有裝甲四團的增援部隊!”

前線戰事緊急,已經逐漸從登陸初期的混亂之中恢復過來的明軍很快就採用各種方式來增加自己手中的力量。

至關重要的港口全部用來解除安裝前線急需的重要物資。而人員則是透過登陸艇來運輸。至於其它那些運輸暫時並不需要物資的運輸船則是被集中起來去了外海,等待港口空閒下來之後再行卸貨。

大明海軍有自己的專業運輸船。像是專業的運兵船,運輸坦克等重型裝備的特種運輸船,能夠進行海上補給的專業運輸船,專業的油料運輸船彈藥運輸船等等等等。

這些船隻都是使用的軍用標準建造。航速快。船體擁有水密隔艙並且使用軍用鋼板非常堅固。這些船隻都是屬於海軍的後勤艦,是海軍的編制。但是面對著規模如此龐大的全球戰爭,哪怕是規模龐大的大明海軍在各個方面也都感覺捉襟見肘。

在這種情況下,大明海軍只能是徵用民用船隻來補充運輸能力。大明是擁有嚴格法制的國家,普通國民的受教育程度與普及率越高,國家的法制力度就越強。大明無疑是這個時代法制最為健全的國家。

哪怕是在戰爭時期徵用民間船隻也是要付錢,而且有什麼損失也都是要賠償的。不過賠償這種事情只能是在戰爭結束之後,畢竟現在所有的生產能力全都集中在為戰爭服務上。賠償這種事情只能是在戰後。

那些被徵用的船主們自然是不願意自己的船隻出現損傷。那樣的話不但賺不到軍隊發給的補貼。而且賠償還要等到戰爭結束之後,誰知道這場戰爭要打的什麼時候?誰知道大明能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很多人在面臨這種情況的時候都是優先選擇照顧自己的利益。

明軍在薩勒諾剛剛登陸的時候發生混亂。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那些船主們全都想著搶著將自己船上的貨物解除安裝下去,然後儘快離開戰區。

這是在商業化程度很高的大明普遍的事情,要保持自己的利益。直到前線指揮官下達軍令才將這種混亂給扭轉過來。

薩勒諾港的吞吐能力不弱,再加上第二裝甲師的部隊乘坐的都是專業的海軍運輸船,全力開通通道之後在下午之前就將第二裝甲師剩下的裝甲部隊給送上了岸。

他們帶著彈藥補給車一點都沒有停留的直直撲向正在激戰的齊翁茲山口。給已經逐漸陷入崩潰之中的明軍部隊打上了一劑強心劑。

實際上能夠前往薩勒諾的道路並不只有齊翁茲山口下的十八號公路這一條。其它地方只是不方便大規模通行裝甲部隊而已。

德軍的攻擊並不僅僅侷限在齊翁茲山口,在薩勒諾周邊各處區域全都有德軍在猛烈攻擊。整個第14裝甲軍已經全線壓上。兩個裝甲師和兩個裝甲擲彈兵師給堅守陣地的明軍帶去了極大的壓力。

當明軍第二裝甲師的增援部隊趕到齊翁茲山口下的時候,發起攻擊的德軍兩個裝甲師投入了手中全部的力量發起決死一搏。整場戰鬥在下午一點多鐘的時候進入了最高峰。

德軍炮兵發了瘋一樣試圖將自己的炮彈全都給打出去。雙方之間的戰機在天空之中廝殺纏鬥,戰況之激烈完全不亞於突尼西亞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