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6部分

的支援。

求月票和推薦票。

第四百六十九章 絕望的包圍圈 (下)

高加索地區的盟軍軍隊很多,但是他們面對的明軍南方集團軍群同樣無比強大。他們可沒有明軍準備的那麼充分,在寒冷的冬季進行大規模的野外行軍先不說速度能有多快,單單是背後的明軍猛攻之下說不定就會引發大規模的崩潰。

直到這個時候盟軍才恍然發覺,原來明軍真正的意圖是高加索地區的數以百萬計的盟軍主力部隊。之前對羅馬尼亞的攻擊不過是為了將盟軍的預備隊給調走而已。慌亂之下的盟軍甚至是從其國內調派援軍前往增援,可惜在時間上面已經來不及了。

到了一月十五日的時候,明軍已經完全佔領了察裡津地區,開啟了前往頓河的道路。在這半個月的時間裡面,明軍付出了超過十萬人的傷亡代價。其中近半都是因為天氣原因導致的傷病損失。張誠頂著這麼大的代價為的就是能夠快速圍殲高加索地區的盟軍主力部隊,從而為了能夠在1943年之內結束歐洲戰場上的戰鬥打好堅實的基礎。

在佔領察裡津之後,明軍的戰場形勢變的前所未有的好。他們沿著頓河一路向西推進,最終的目標就是頓河入海口處的亞速。

只要明軍完全封死了頓河沿岸,那在明軍地中海艦隊掌握著黑海制海權的情況下,高加索地區的盟軍主力部隊就將成為甕中之鱉。在這個寒冷的季節裡面被切斷了補給線,這些盟軍部隊要麼就是投降,要麼就是全軍覆沒!

當眾多明軍官兵們帶著防備雪盲症的墨鏡,駕駛著改裝過的各種車輛殺往亞速的時候,絕望的盟軍已經沒有了任何阻擋他們的能力。

對於明軍來說,現在唯一能夠讓他們放緩腳步的只有惡劣的天氣和糟糕的道路。不過天氣方面雖然很冷。但是最近這段時間卻一直都沒有怎麼下雪。畢竟這裡相比於北方莫斯科,聖彼得堡一帶刺骨的嚴寒來說。南邊頓河沿線靠近高加索地區一帶的氣溫相比之下還算可以。

數十個師的明軍官兵們從察裡津地區向西推進,沿途不斷留下部隊進行防禦,用來構建防線對付南邊的盟軍部隊北上突圍。

在明軍攻擊前進的道路上根本就沒有能夠阻擋他們的軍隊。俄國人早就已經失魂落魄的無力再戰,而盟軍的部隊主力都在頓河南邊的高加索。他們的戰略預備隊現在則是在羅馬尼亞地區被死死纏住。至於從遙遠的西歐派遣過來的援軍哪裡是短時間之內能夠趕到戰場的?

更何況,明軍強大的地中海艦隊在察裡津被拿下之後就已經掩護著海軍陸戰隊透過了亞速海峽殺入了亞速海。並且成功在亞速地區登陸拿下了頓河出海口。並且在幾天之後就佔領了極為重要,擁有多座跨河大橋的後勤補給中轉站,頓河畔羅斯托夫。

丟掉了作為後勤中轉中心的頓河畔羅斯托夫之後,高加索地區的龐大盟軍部隊頓時就陷入了補給不利的局面之中。那麼多的部隊要吃要喝要補給,在失去黑海制海權之後,盟軍只能是透過陸路運輸。可惜現在幾乎所有的陸地運輸線全都處於明軍頓河軍團的攻擊範圍之內,盟軍只能是眼睜睜的看著一處又一處的補給站被攻陷。

時間很快就來到一月二十二日,從西歐開過來的盟軍援軍堪堪抵達基輔的時候,明軍頓河軍團就已經在頓河畔羅斯托夫與海軍陸戰隊的部隊順利會師。超過二百三十萬人以及海量裝備的盟軍部隊就此被合圍在了高加索山脈以北。頓河以南,黑海以東,裡海以西的龐大地區之中。

訊息傳出,舉世震驚。

盟軍為了扭轉不利局面,一直都沒有將高加索地區的重兵集團調走。畢竟如果丟失了高加索地區,那也就意味著烏克蘭將暴露在明軍的眼皮子底下。在烏克蘭大平原的後方可就歐洲腹地了。中歐地區完全就是一大片的平坦平原,這裡可不是多山的南歐。明軍強大的裝甲兵團一旦在平原上放開了衝鋒,誰也別想抗的住他們的攻擊。

原本盟軍認為在寒冷的冬季之中明軍無法發起大規模的攻擊。而且作為後路的頓河沿線因為察裡津牢牢扼守住了通道。所以高加索地區的部隊至少在冬季結束之前還是非常安全的。可惜張誠不惜代價的攻擊徹底打亂了盟軍的節奏。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面,局勢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重兵集團落入了包圍之中。四周卻沒有任何可以解救他們的部隊。在後勤補給線被切斷,四面八方沒有突圍的地方,而且現在還是要命的嚴寒冬季。頭皮發麻的盟軍都不知道包圍圈裡面的部隊能夠堅持多久。一個月?還是兩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