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5章 三河劉

兩校的學生們議論紛紛,都覺得他們看見的那隻葫蘆雖然出色,卻也不至於是三河劉葫蘆吧?

不過,要真是三河劉葫蘆的話,那這個六萬的估價,還真不算離譜。

三河劉葫蘆,是蟈蟈葫蘆中最出名的一種,這也算是一種品牌效應了。

在清朝咸豐年間,河北三河縣出了個劉顯庭,他製作蟈蟈葫蘆的手藝非常高超,在京城大受歡迎,因此成名。

此人做出來的葫蘆,也被稱為三河劉葫蘆。

三河劉葫蘆的特點很多,其中比較顯著的一個,就是葫蘆表面光素雅緻沒有花紋,倒是很符合眼前這隻葫蘆的表現。

三河劉葫蘆從清朝咸豐年間問世起,就聲名大噪,價格昂貴,向來都是達官貴人才用的起東西。

清朝之後,仿製三河劉葫蘆的作品不計其數,其中不乏精品。

不過,葫蘆本身是天然生成的,在品質上就很難找出差不多的葫蘆來。再加上一些製作方面的因素,仿製的三河劉葫蘆和真品多多少少都有些區別。

一般人或許很難分辨得出其中的差別,但是對於真正的行家來說,這根本就不算什麼事兒。

“褚凝同學,你說這隻蟈蟈葫蘆是三河劉葫蘆,可有什麼依據嗎?”宣院長問道,“畢竟大家都知道,三河劉葫蘆產量極少,加上它不易儲存的特點,到現在為止,我所知道的存世的三河劉葫蘆,簡直是寥寥無幾。很多人甚至只聽說過三河劉葫蘆的大名,卻從來也沒有見過。還有人認為,三河劉葫蘆已經成為了一個傳說,早就不存於世了。”

原來這份鑑定結果是褚凝的!

大家有些意外,又覺得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褚凝。

雖然宣院長第一個問的就是褚凝,其中似乎帶著某種隱晦的意味,但是宣院長剛剛說的話也沒錯,三河劉葫蘆的存世量真的是太少太少了。

以至於它的名氣雖然很大,但是大家若是真的見到精品蟈蟈葫蘆的話,也輕易不敢將其往三河劉葫蘆腦袋上扯。

“這隻葫蘆的表現,大家都看在眼裡,那些大家都知道的東西,我就不多說了。”褚凝站起來道,“三河劉葫蘆最出名的,當然是它的聲音。可惜,沒有適合的工具,我們現在也無法試驗,一時半會兒倒沒辦法證明這一點。

“不過,除了聲音之外,我們也還可以看看別的。

“比如,這隻葫蘆的胎體。

“一般的葫蘆為了便於儲存,往往會將胎體制得很厚實。不過,三河劉葫蘆是出了名的為了養蟲而制,所以胎體一向比較鬆弛,而且表皮光素堅實,從不刻畫任何紋路。

“看這隻葫蘆的內裡,大家就會發現,這隻葫蘆的所有表現,都很符合三河劉葫蘆的特點。也是因為這個原因,三河劉葫蘆才會不易儲存,存世量極少。”

褚凝侃侃而談,把在場所有人都震住了。

這小丫頭懂瓷器懂玉器,本身又是雜項專業的學生。她所學這麼廣泛,竟然還真把自個兒的本專業學得不錯!

葫蘆這種小件,在雜項中其實是沒多少存在感的。可沒想到,就是這麼小眾的東西,褚凝竟然也能這麼瞭解,張嘴就把它的來歷說了個一清二楚!

褚凝今天是有心要展展實力,震懾一下京城大學的人,免得對方有事沒事兒的都盯著她不放,自然是氣場全開,毫不保留。

“三河劉葫蘆的顏色也是一個特點,用久了之後會變黃,不管經歷多少歲月變遷,和其他的葫蘆顏色也總是不同。

“而最重要的一點是,三河劉葫蘆是範制的,在葫蘆長成時就用過模子。而且三河劉葫蘆的模子外層都會用紙張包裹,來掩飾模子的痕跡。也因此,三河劉葫蘆的表皮上,總會有淡淡的紙紋印跡。和它的顏色一樣,不管過了多少年,哪怕是上百年,它表皮上的紙紋印跡,也不會磨滅。只要細心觀察,就一定不會錯過這一點!”

褚凝一字一句說得清晰無比,哪怕是原本不瞭解葫蘆這種物件的同學,在此刻也分明的感受到,他們面前的這隻葫蘆,就是傳說中的三河劉葫蘆,有真無假!

會議室內鴉雀無聲。

宣院長欣賞的看著褚凝,再一次在心裡感嘆,這麼出色的學生,怎麼就不是他們京城大學的呢?!

“三河劉葫蘆的價格一向很高,更何況我們面前這一隻儲存得還非常完整,處處精緻,沒有半分缺點。”褚凝最後道,“六萬的估價,只是一個最低估價而已。若是上拍賣會的話,未必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