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5章 松花硯

這件清朝的陶瓶起拍價是八萬,每次加價不得少於一萬。

不過褚凝覺得它根本連起拍價都不值,能賣上起拍價的一半,都算是走了大運了。

誰要是肯拿八萬把它拍下來,那絕對是腦子進水了!

可讓褚凝意外的是,這件在她眼裡看來到處都是缺點的陶瓶,最後不但沒有流拍,反倒拍出了十六萬的高價,足足是起拍價的兩倍!

這一反轉,讓褚凝半響都沒有反應過來。

孟東嶽看見她的表情,笑著低聲道:“小師妹,你以為來參加這拍賣會的人,能有多少有眼力的人?”

褚凝愣愣的道:“都既然是來買古玩的,那多多少少總有一些眼力吧?不然的話,難道他們就不怕買到贗品?”

孟東嶽就猜到褚凝會這麼說,忍不住笑了起來:“那你可就真想錯了!”

來參加拍賣會的人,首要的是有錢,其次才是眼力。

所以,來參加古玩拍賣會的人,很多都是富商。

而大多數富商,是根本沒有耐心研究古玩的。

他們買古玩,有的是為了炫富,有的是為了抬高自己的身價品味,甚至還有來洗錢的。

這些人中,有的相信鑑定師的眼力,有的不相信。

但不管他們信不信鑑定師,卻都相信另一種東西。

鑑定書。

尤其是國家專業機構發出來的鑑定書。

而惟浦拍賣行拍賣的東西,別的不說,鑑定書卻是肯定有的。

有這一點,也就夠了!

對這些富商來說,他們自己沒有眼力沒關係,賣東西的有眼力就夠了。

不知道市價也沒關係,反正東西也不貴,虧也虧不到哪裡去。

最重要的是,只花個幾十萬甚至是十幾萬,就能買到一件有鑑定證書的古玩,他們也就有了一件新的可以向外人吹噓的東西,或是達到自己的其他目的!

“你看那件陶瓶開拍之後,真正開價的人其實並不多,就那幾個臉上寫滿了土豪二字的人在爭。”孟東嶽道,“他們未必就不知道這陶瓶不值這個價,可人家買的不僅僅是個陶瓶,還有一張鑑定證書和清朝出品這幾個字。這,才是他們出手的真正原因。”

褚凝一陣無語。

這些人都是吃飽了撐的吧?

那可是十六萬呢!

若是拿到古玩街去,起碼可以買到五個這樣的盤子!

當然,古玩街的東西,那基本上都是不會有什麼鑑定證書的。

可就因為這一點,這些人寧願多花幾倍的錢出去,也不肯買那沒有鑑定證書的!

真不知道他們是傻還是精明。

有鑑定證書的古玩,就一定是真品了嗎?

那可未必。

現在國內外有不少所謂的專業古玩鑑定機構,只要你肯掏錢,人家就給你鑑定,然後給你發鑑定證書。

要是你掏更多的錢,人家甚至看都不用看你帶來的東西,直接就拿空白的蓋好章的證書給你,讓你自己隨便填!

若是一味的相信所謂的鑑定證書,到時候,怎麼被人坑死的都不知道!

褚凝在心裡嘆了口氣,繼續關注起下一件物品的拍賣。

第三件拍品和第四件拍品,都是和之前的清朝民窯瓷瓶差不多價值的東西,真正有眼力和財力的人壓根兒就沒將這些東西放在眼裡,只慢悠悠的等著自己中意的拍品上臺,一邊看著場中幾個愣頭青一樣的傢伙在那兒牟足了勁兒強拍他們根本看不上眼的東西,就跟看戲似的。

這些東西在古玩界實在是太尋常了,尋常到連褚凝都懶得多看它們兩眼。

“下面,我們即將拍賣的,是一塊硯臺。”主持人顯然是練過的,說了這麼久也沒見他的語氣有什麼變化,還是一樣的動力十足,“大家都知道,筆墨紙硯,是我國的傳統的文房四寶。而硯臺雖然排在末位,實則是至關重要的一環,必不可少。”

褚凝懶得聽主持人在上面吹牛,乾脆翻開拍賣行送的小冊子自己看了起來。

主要是她自己手裡有塊端硯,難免就對其他出現在身邊的硯臺多了幾分關注。

據惟浦拍賣行介紹,他們這次拍賣的硯臺,雖然不是四大名硯之一,卻是一塊比四大名硯也差不了多少的松花石硯。

松花石硯,也被直接稱為松花硯,起源於明朝,產自吉林省江源區。

而到了清朝的時候,松花石硯的製作工藝已經達到了頂峰,又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