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面漆黑一片。我們打起手電,竟相往裡面張望。我發現我還是不適應把這個叫做墓道——它和我之前見過的墓道很不相同,都沒有什麼裝飾,倒是同我之前在山路見過的石道很相似。
胖子現在滿臉都是一種幸福和興奮交織的表情,他顯然沒有意識到我的想法。他高興地對我道:“墓道啊,媽的,比看到老子自家門前的路還親切。”
“張家看上去有點底子啊!上頭的張家古樓如果是樣式雷最牛逼的作品的話,那這裡可全都是用石頭砸出來的,這個工程在難度上顯然比張家古樓大得多。”我道,“而且,有這些石頭在古樓的底部做地基,古樓的抗震性也會高很多。”
墓道里什麼都沒有,似乎也不會有什麼機關。胖子說他也管不了那麼多了,小哥既然是從這裡來的,有機關也可能早就被他破壞掉了。而且張家古樓的理念特別奇怪,他似乎沒有過多的機關,所有用來防禦的機關似乎只有那種毒氣。不過,那確實是我見過的最簡單有效的防盜方法了,想來也沒有什麼防禦措施是比讓一個地方充滿了毒氣更加有效的。
我們擰亮了手電,一邊看著四周,一邊向墓道里走去。空氣一直沒有任何問題,我們心情地呼吸著,那種胸中發疼的灼燒感基本上消失了。
這裡的石頭壁上,完全沒有那種密洛陀的影子。我摸了一下,發現都是火山岩。顯然,這裡本身就是為了防禦密洛陀而建造的。
石道的兩邊有兩條排水溝,和西沙古墓之中的墓道非常像,連線著古樓之下的排水系統。但是這裡似乎多年沒有水流過了。難道近年來巴乃的降雨量降低了,雨水遠不如古時候那麼充沛?或是因為某個大工程的原因,往這裡流的地下水就變少了?不管原因怎樣,這對於張家古樓的保護倒是一件相當好的事情。
我們走了六七十米,墓道開始轉彎。兩邊出現了很多石穴,石穴中放的全都是非常小的棺材。這種佈局和我們在樓上看到的差不多。但是這些棺材全都是用石頭做成的,看上去不算太豪華。很顯然,張家人在早期時,也是比較順應當時的墓葬習俗的,使用石棺槨的居多。
這裡的石壁上也有很多文字。胖子想看,被我拉住了。
在沒找到小哥之前,任何線索我們都不能放過,但現在已經找到小哥了。此時,我腦子裡只有一句話:我要和張家古樓說BYE…BYE。
胖子還沒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