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1部分

番善事;自然在民間引來了不小的議論;但絕大多數人都是讚口不絕。在如今這種醫療條件很不發達的年代;縱使是拿著朝廷俸祿的官員;一朝因病去世;妻兒仍有可能落得個無依無靠的下場;至於平民人家;孤兒就更多了。要靠賣力氣做活謀生的尋常百姓賙濟貧苦;這本來就是不現實的;而大唐的官府從來就沒有救濟貧弱的職能;反倒是佛寺道觀為了招攬信徒;時而有這樣的善舉。

而大唐的頂尖貴婦們或許會定期佈施佛寺做些善事;辦這樣的實事卻大為罕見。在杜士儀回來之前;固安公主和王容杜十三娘就已經選擇好了地方;置辦好了讓培英堂足以維持下去的熟田;以及所有的陳設鋪蓋衣物等等。

而與此同時;陳寶兒透過自己雲州宣撫司判官這樣一個名義;帶著唐振和唐岫兩個昔日奚奴;再加上抽調的精於吏員和差役;把城內的所有孤兒全都收攏了起來。儘管過程並不那麼順利;甚至還有靠盤剝乞兒吃飯已經習慣的成年人阻撓;但在他強力的壓制下;這件事還是辦了下來。

當培英堂正式開張的這一天;這一大堆年紀從五六歲到十來歲;身穿灰色衣袍;站得參差不齊;臉上不少還流露出深深警惕之色的孩子們站在下頭;看見一個比他們年紀大不了幾歲的少年登上高臺的時候;大多數人都無動於衷;只有極少數幾個原本家境尚可;因為父母雙亡方才沒了憑恃的;用好奇而又帶著盼望的眼神踮腳張望。

“你們應該都認得我;差不多所有人都是我從大街上強行帶回來的。”

知道這些孩子幾乎都是目不識丁;陳寶兒的開場白單刀直入;沒有一絲文縐縐的語氣。果然;見其中有些人嗡嗡嗡議論了起來;他就笑了笑;提高了聲音說道;“你們當中;有些人從小和父母失散;從此不得見面;有些父母雙亡;沒人搭理;獨自求生;有些根本就不知道父母是誰;從懂事的時候開始就在街頭流浪。今天;這座院子的外頭;已經掛上了雲州培英堂的牌匾;你們大概不明白是什麼意思;但我只想問你們一句;你們想一輩子就為了一口吃的和人廝打;餓了硬抗;渴了喝雨水;病了只能聽天由命?”

這些話遠比那些大道理更加打動人心。幾乎是在陳寶兒話音剛落的一瞬間;就有一個粗壯的少年大聲答道:“不想憑什麼別人能吃好的穿好的;住大房子;我們只能挨餓受凍?”

有人起了個頭;立刻有另外一個瘦弱少年呼應道:“我打小就沒見過爺孃;是聽說雲州分田這才過來的;誰知道登籍的人卻說;我年紀不夠;不給分他孃的;我都已經十五歲成丁了;憑什麼不能”

隱身一旁的杜士儀循聲望去;見這少年和一根蘆柴棍似的;說是十歲也有人信;哪裡會有人覺得那是十五歲?

見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應和的聲音中;陳寶兒這才陡然大喝了一聲:“你們想不想餓了吃肉;渴了喝漿水;睡下時能夠蓋著溫暖的被子;頭頂上有遮風擋雨的屋簷?”

“想”這一次;應答的聲音竟是異常整齊劃一。

“現在;雲州培英堂就給你們這樣的機會不管是唐人;還是奚人;亦或是其他各族人;只要不足十五歲成丁的孤兒;便可以在雲州培英堂中免費食宿。不通語言的;會有人來教授你們語言;而每日下午;會有識字、農技、武技等等各種課程。至於每日上午;則需要你們自己來於活;償還這些食宿的待遇。雲州杜長史說了;倘使在學業上有天分的;將來會另外派名師教導;而擅長農活耕種的;成丁之後會優先分派田地和農具種子;至於擅長弓馬武技的;成丁後可以應募參軍;雲中守捉不但會給予軍戶相應的優待……”

這話還沒說完;突然傳來了一個女子的聲音:“那是男子;我們呢?”

說話的是一個蓬頭垢面的少女;乍一看很難分辨出年紀來;也瞧不出長相如何;然而;她在眾多注視當中;聲音卻依舊響亮得很:“我們女子學那些又有什麼用?”

“誰說沒用?”隨著一個清越的聲音;一個人影輕盈地躍上了高臺。臺下的孩子們先是嚇了一跳;等到發現來者是一個豔光四射的紅衣女郎;剛剛一躍而上的;竟是比他們人還要高的高臺;一時議論之聲四起。在這些驚歎聲中;嶽五娘用力地拍了幾下巴掌;這才神情自若地說道;“女子能紡織;能耕種;也能吟詩作賦;挽弓射箭;馳騁沙場;誰說女子不如男?若是你們當中真有武技天賦的;我不介意多收幾個徒兒玩玩”

嶽五娘手腕一翻;一道銀光陡然之間破空飛去;竟是擊中了院子中一棵大樹的枝於;隨即倒飛回到了她的手中。見眾多人都咂舌於這動若脫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