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有什麼具體的地方?”
母親這一鬆口;崔儉玄登時精神大振;連忙開口說道:“有;有最好是鄯州;不行的話;河州洮州廓州也沒問題;最好是縣令總而言之;比起在長安城受人悶氣;我在外任上頭的勁頭大多了”
第一卷當時年少青衫薄 第七百六十三章 百事農為本
“讓杜郎上書;請求把崔十一郎調來鄯城任縣令?三師兄在信上是這麼說的?”
內寢之中;杜士儀看到王容在問出這麼一個問題時;那滿臉不可思議的樣子;他就知道;妻子和自己想到一塊去了。裴寧可不是別人;一貫冷靜自持;也不知道崔儉玄是怎麼用三寸不爛之舌說動這位三師兄的。想當初他在雲州的時候;因為雲州一地只有雲中縣一座城;故而為了和雲中縣互為犄角;同時分流人口;開荒耕種更多的土地;再加上可以扼守官道;加強物資轉運能力;所以他才請建懷仁縣;可即便如此;也不是他提出讓崔儉玄過來當縣令的。
是朝廷委派的那位縣令過於挑三揀四;竟然用墜馬受傷作為藉口;想擠兌他那妹夫崔儉玄接任此職;結果卻反而弄巧成拙
“不過;那時候在雲州;是因為上上下下不是我的友人;便是我一手提拔起來的人;再多一個崔十一;那就顯得有些扎眼了。可既然是陰差陽錯調了他來;我當然高興得很。但如今在這隴右;我雖是竭力輾轉騰挪;把局面開啟了;可如果能多一個崔十一;那我就能多一條臂膀。唯一憂慮的是;在這種節骨眼上;偏偏蕭相國就在這時候辭相;我這一通上書之後;朝中三師兄也好;崔十一的妹夫王夏卿也好;林林總總各種人恐怕有得好忙活了。”
說到這裡;杜士儀從枕邊取出那一卷自己已經寫好的奏疏;對王容晃了晃:“人人都是貪圖京官安逸;且能夠入陛下青眼;可崔十一既一心想和我同舟共濟;就算興許會被人斥之為任人唯親;我也不能吝惜這一通陳情。鄯城地處湟水城更西邊六七十里;無論是兵出西海;還是到石堡城;也就是如今的振武軍;都必得經過此處;可謂是鄯州咽喉;絕不可失。只希望;這一次能夠成功把崔十一調來”
杜士儀既是如此說;而且連奏疏都寫好了;王容便明白;他心意已決。再加上她也很想念杜十三娘這個小姑子;沉吟片刻便低聲說道:“不管如何;有從前張嘉貞和張燕公的前例在;興許還是極有可能成功的。”
“最好如賢妻吉言。”杜士儀抓起王容的柔荑;湊到嘴邊輕輕一吻;這才鄭重其事地說道;“今日我和王忠嗣商量了全面以茶馬互市代替絹馬互市的條條框框;但要真的做到這一點;茶葉的產量就不能少。須知一旦陛下發現茶馬互市可以省下大量絹帛;對於茶葉的需求必定激增;這是全力發展種茶以及茶葉貿易的最好契機;也是把控茶價的契機。幼娘;當年從阿姊和李魯蘇離婚;遷居雲州開始;你就開始經營此行;我就全都拜託你了”
“知道知道;既然要當你的賢內助;總是要當到底的”王容自然不會拒絕杜士儀的要求;然而;她還是不無鄭重地說道;“然則茶葉一旦越來越重要;壟斷也就越來越難;杜郎你需得心裡有數。”
“三五年之內;不會有問題;等到終於有人忍不住插手時;到那時候再說吧”
杜士儀上書直言;提出自己只有唯一一個嫡親妹妹;如今妹夫崔儉玄任期已滿;請求將其調來鄯城任鄯城令;不數日之後;這件事還暫時沒回音;朝中任命了隴右道採訪處置使的訊息卻到了鄯州;可謂是一個極其出人意料的人選;不是別人;正是當年張嘉貞為相時最最信賴的苗延嗣想到自己和此人一段恩怨;再想到苗含和苗含液兄弟全都在他麾下為過官;對於這位老相識的上任;杜士儀竟是很有些說不準了。
不過眼下人還沒來;他卻也不用太著急。
較之河西節度治下的甘州、涼州、瓜州、肅州這些飽受風沙之苦的地方;隴右節度治下的十二州;水系豐沛;可謂是天然的林地茂盛;草木豐沛。然而;鄯州西面因為時常經受吐蕃兵馬侵襲;不少生長了數百年甚至更久的參天大樹一棵一棵變成了構築城堡公事的天然材料;而因為駐兵需要糧食;需要糧食就得屯田;於是燒荒的習慣更是深入人心。
杜士儀深知水土流失之害;可單單發文破除這樣的陋習於事無補;更何況採石比伐木更需要龐大的人力;相對於偌大的土地;如今鄯州的人口杯水車薪;他能夠做的;也就是充分發揮從農耕到築堡的效率。隨著他貼出招賢納士的榜文;同時把當初從江南帶到代州;已經經過一次改革的眾多農具拿出來;齊集農人展開技術攻關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