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41部分

嗣共事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王昌齡和高適必然能夠適應新環境,而且會和幕主相處融洽。還不等王昌齡答話,高適就主動拱手說道:“如若王將軍真的能夠前往代州任職,我願前往效力!”

王昌齡正打算說自己去,見高適搶走了自己的話頭,他不禁為之一愣。這時候,高適衝著他露出了一個笑容,這才誠懇地說道:“我蹉跎科場,若無大帥簡拔,興許如今還落拓兩京。而我和少伯相交多年,如今我二人身負職責,歸於一人也並不繁難。而且,不是我自負,較之少伯這動不動就口無遮攔的性子,我總比他謹慎些,王將軍也好,其他人也好,更能夠容得下。少伯你就不用爭了,如果你的幕主不是杜大帥,你這王大炮真不會因言獲罪?”

被人再次提起杜士儀起的這王大炮的諢號,王昌齡頓時啞然。他從隴右到朔方,全都是說話的時候嘴上沒個把門的,要不是他是杜士儀的掌書記,又是一時名士,只怕也不知道會惹出多少口舌官司。相比長安北面門戶的朔方,河東的位置同樣要緊,而且多名門大戶,要是他再一個不好得罪了人,那還真就麻煩了。於是,他只能訕訕地說:“我這治事之能不及達夫遠矣,早該騰位子讓賢的。”

“少伯你就不用妄自菲薄了。達夫既然這麼說了,我改日便捎信給忠嗣,不過,如果事情真的成了,倒是要仔細打聽一下此任隴右節度何人。”

王昌齡和高適既是決定了去留,傍晚時分,當杜士儀回到後院正寢,眼見得女兒杜仙蕙撲上來抱住了他的大腿,甜甜地叫了一聲阿爺,想起她近日又犯過咳嗽,大夫一個個看過之後都搖頭說朔方天寒,小娘子體弱,他在心生憐意的同時,不禁又冒出了一股說不出的歉疚。將小傢伙抱起來,一如既往用鬍子紮了扎她的面頰,見其咯吱咯吱笑著往後仰著腦袋,他便看著迎上前來的妻子說道:“幼娘,之前那件事就依你。”

王容說歸說,其實自己都捨不得,潛意識中隱隱還有些希望杜士儀會最終斷然拒絕。可是,見他此刻眼神中雖有不捨,但卻依然堅定,她頓時扭過頭去,再不敢看小小的女兒。

第863章 漸起燎原之火

十數日後,河西隴右節帥的人選最終塵埃落定,卻是以崔希逸節度河西,以杜希望節度隴右,而鄯州都督兼鄯州刺史王忠嗣則官拜代州都督,兼河東節度副使。因河東節度使仍是由太原尹兼任,故而諸如資歷之類的問題也就沒那麼嚴重了。高適在王忠嗣親自上書奏請闢署之後,也從朔方出發趕往河東代州,臨行前又捎帶了一封杜士儀送給代州盧望之的信。除此之外,杜士儀還託付王忠嗣幫自己看顧一下人在雲州的堂弟杜望之。

李林甫雖說獨秉大權之後便黜落了一位補闕立威,但節帥人選事關軍國大事,哪怕牛仙客尚未上任,政事堂就他一人,可這也不是宰相能夠專斷的。他既不想王忠嗣節度隴右,可也不想讓人去代州,可兩害相權取其輕,一想到王忠嗣繼杜士儀之後再鎮守隴右幾年的後果,極可能就是隴右變成第二個當年的雲州,他就不能只能捏著鼻子說王忠嗣幾句好話。雲州整整被杜士儀一系的人把持了七八年,至今還因為那裡提供的賦稅為河東北部諸州之最而受到廣泛關注,如果換成偌大一個隴右,那後果可能是兩三年間就能把杜士儀送入政事堂。

雲州如今是武惠妃替壽王李瑁挑中的人,也就是附於他門下的某人把持,他至少不用擔心身在代州的王忠嗣跳出手掌心。

崔希逸也好,杜希望也好,杜士儀都沒有什麼私交,因此對於時任鄯州臨洮軍正將的南霽雲,他雖著實擔心,卻也只能去信撫慰。至於更需要撫慰的,自然是自己的妹夫,如今任鄯城令的崔儉玄。好在從鄯州見王忠嗣回來的信使趕在除夕之前回到靈州的時候,又給他另外帶來了崔儉玄的信。

崔儉玄在信上說,崔希逸亦是出自清河崔氏,雖和崔儉玄祖父崔知溫這一支的關係有些遠,但他小時候還見過此人一面。唯一遺憾的,便是崔希逸是節度河西而非隴右,否則他還能厚著臉皮去攀攀親。儘管這個企圖落空了,但崔儉玄竟還給他出了一個餿主意,那就是打探一下隴右節度杜希望這個杜是出自京兆杜氏,抑或襄陽杜氏、洹水杜氏,總而言之,兩個節帥敘一下宗譜昭穆也不是什麼壞事。

杜士儀險些給崔儉玄給氣樂了。如果不是知道這傢伙就是不折不扣的大唐本土人士,他險些以為人也是從後世穿越而來的。在這個杜甫因為四處聲稱京兆杜氏,在他面前還不得不慌忙認錯的年代,名門著姓之間攀親是好攀的?沒看中宗年間韋氏之中和韋后攀親的人全都沒個好下場!而且,正是因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