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31部分

漸漸安靜了下來,只有一陣陣嗡嗡嗡的交頭接耳,竊竊私語。連日以來,城中在艱難守城的同時,有關天子的各種流言更是瘋狂傳播,而其任用奸佞之輩的昏庸之舉在前,棄城逃亡的膽怯之舉在後,從前令人半信半疑的流言,現如今很多人卻都信了大半。

而且,天子沒有在返城的時候光明正大出現在人前,而是躲在鐵車上的重重帷幔之後,誰不認為這是心虛?

如果李隆基知道自己身為大唐天子,已經到了在長安官民將卒當中聲名狼藉的地步,他就算強撐,也一定會淡定自若地站在人前,可惜他早早就因為杜士儀那番話而氣得一度昏厥了過去,醒了之後又受了一番刺激,兩個御醫又因為膽小怕事而從了杜士儀的提議,下了安眠針,餵了寧神丸,所以此時此刻他正在鐵車上昏睡著,半點沒有甦醒的跡象。隨車的韋見素只顧著親自照料天子,更不會去注意幔帳之外,長安百姓是個什麼反應。

然而,重入長安的杜士儀又怎麼會沒注意到這一幕?所謂的開元盛世是文人陛下的美好圖卷,宇文融從開元九年就開始主持括田括戶,此後成果泡湯後,逃戶流民便越來越多,土地兼併越發嚴重,以均田制為基礎的府兵制亦是全面崩潰,再加上窮兵黷武,所謂盛世本來就要打上折扣。

如果宣傳途徑仍然掌握在文人們手中,那麼一切仍然美好。可是,把從前只靠傳抄來傳播的文字途徑,改成了便宜的活字印刷,再輔以各種最勾人的傳奇話本,卻足以開啟一個缺口。

人心向背本就在潛移默化之間,文人們再宣揚什麼開元盛世,也比不上如今實打實的戰亂光景。只要他透過那數以千計的書坊,數以萬計的書,然後把開設在朔方的義學推行到天下,就足以讓百姓們對天子的種種昏庸糊塗行徑更加印象深刻!朔方緣何人心向他,還不是靠著每月三到五天的義學讓民智開化!

郭子儀率朔方兵馬追擊叛軍直取潼關,此次跟隨杜士儀入城的,正是僕固懷恩和阿茲勒以及安北牙帳城的兵馬。這些蕃軍之中,絕大多數都是第一次來到大唐帝都,起頭在城下拼殺之際,誰都來不及去看這座天下第一雄城,如今在萬眾矚目之下入城,享受兩邊軍民的歡呼和稱頌,軍中不論漢蕃,每一個人都不知不覺挺起了胸膛,每一個人都覺得心裡滿是驕傲和自豪。只有僕固懷恩忍不住對杜士儀抱怨了一句。

“大帥,明明是杜隨和我先趕到的,追擊叛軍直取潼關這樣大的功勞,緣何不交給我們?”

阿茲勒知道僕固懷恩和杜士儀關係親密無間,有什麼說什麼,因此,一聽到僕固懷恩顯然是有些不平,便對身旁左右親兵馬軍打了個手勢,將這些人四下散開,隨時注意是否有人往這邊來。果然的,當他佈置好了這些之後,他就只聽杜士儀對僕固懷恩說道:“只不過是追擊一支幾乎要被你打殘了的叛軍,然後再順勢奪下潼關的功勞,和你們兩個最先回援長安,又和叛軍激戰一晝夜的功勞孰輕孰重,你以為你那位親家翁心裡不明白?”

郭子儀和僕固懷恩乃是兒女親家,此刻被杜士儀這提醒,僕固懷恩方才有些尷尬地咳嗽了一聲,卻又不服氣地嘟囔道:“可老郭已經是節度使了。”

“等到此次安賊剿滅,有的是節度使的位子騰出來!”

此話一出,杜士儀就看到僕固懷恩的眼睛亮了。他微微一笑,用輕描淡寫的語氣說道,“安祿山空出來的平盧、范陽節度使自不必說,那王承業當著河東節度使卻如同縮頭烏龜,也遲早該讓出來了。至少三個節度使的位子,你還愁沒有足夠的官爵可以賞你的功勞?”

僕固懷恩這次卻很是神神秘秘地策馬靠近了杜士儀一些,壓低了聲音問道:“怎麼是三個?大帥難道還要一直守在安北牙帳城,坐視長安城中從天子到權臣對你指手畫腳,甚至栽贓陷害嗎?”

這一次,他沒有等到回答,只有杜士儀的一個大白眼。即便如此,他自忖比郭子儀早把話說出來,因此反而樂呵呵的。由於北門禁軍精銳被李隆基令陳玄禮幾乎一下子抽空,此次又都被杜士儀丟在了馬嵬驛,所以僕固懷恩和阿茲勒便委實不客氣地雀佔鳩巢,直接先佔了北門禁軍當初的營房駐地,也就代表著實際上接手了整個皇宮的防務。儘管也有接駕的御史言辭激烈地抗議這一點,卻被杜士儀毫不客氣地擋了回去。

“事急從權,安北大都護府的兵馬為了回援長安,長途跋涉,又血戰一晝夜,死傷無數,不住兵營,難道讓他們在長安城侵佔民房居住?頂多住上幾天,大軍就要重新開拔去討擊安賊叛軍,哪有功夫在長安城久留!北門禁軍尚在馬嵬驛,難不成他們沒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