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度勢,可交權卻也是被他逼的!難道現在這樣的境地,就是自己當初逼死姑母太平公主,弒父不成後,便逼睿宗李旦退居深宮,不準隨意見外臣,令其鬱鬱而終,所以如今才輪到他落得這般下場?可就在他心情大壞的時候,耳畔偏偏又鑽進了一個聲音。
“我知道,陛下恐怕在想,如今的境地是自己的報應,而且也十有**在心中詛咒,我杜士儀深受恩德,如今卻如此大不敬,日後也肯定會有報應。我的事情暫且不談,想當初玉奴在玉真觀主門下時,朝夕陪伴,日子過得無憂無慮,可因為武惠妃榮寵,為壽王求娶,陛下那時候對她千依百順,隨口准許,這樁金口玉言的婚事卻成就一對怨偶。而陛下厭棄了武惠妃之後,卻又恬不知恥地翁奪子媳,以至於玉奴香消玉殞,早早辭世。身為人主,就該什麼事都有擔當,陛下卻什麼事都只會找替罪羊,可是,當替罪羊全都用完了之後,這一切的罪孽,總還得有一個人出來承擔!”
說完這番話,杜士儀頭也不回地出了興慶殿,再也懶得去看苟延殘喘的李隆基是個什麼表情。等他推開門來到殿外,重新呼吸了一口新鮮空氣,頓時覺得那股彷彿縈繞在身上的腐臭味彷彿都被風吹散了。
他剛剛留在興慶殿中時,大殿外頭以及廊下沒有一個宦官宮人,至少離開十步遠,彷彿生怕聽到什麼不應該聽到的,丟了這條寶貴的性命。就連三個御醫,也彷彿正在商量如何診治至高無上的天子。只是,他們偷偷往這裡投來的關注目光,暴露了他們的真正心情。
杜士儀沒有在意這些窺視的目光,而是對杜幼麟招了招手,等人上前之後,他便笑著說:“跟我回去,這裡交給別人。”
杜幼麟知道父親一定是有事對自己談,立刻答應一聲,召來一個親信耳語了幾句。等到人匆匆離去,他知道一會兒來接替自己的,正是在禁苑悶得快發慌的僕固懷恩,當即放心地跟上了父親的腳步。父子倆就這樣出了興慶宮,和外間等候的,整個長安城包括天子在內無人可以比擬的護衛隊會合之後,他便只聽得前頭的父親開口說道:“去郭子儀私宅。”
和杜士儀的閉門謝客一樣,郭子儀和程千里這兩位節度使回到長安之後,一樣閉門不出,不見任何外客,幾個前來拜訪的宗室都不止吃了一次閉門羹。當得知杜士儀來了的時候,正在和妻子王夫人閒聊兒女事的郭子儀登時大吃一驚,跳起來的時候,罕有地冒冒失失撞倒了一旁的小几。
“杜相國又不是外人,雖說是第一次到家裡來,你慌什麼?”在擺手屏退了侍女,自己親自上前為郭子儀換上一身行頭的時候,王夫人這才低聲提醒了一句。見丈夫已經完全恢復了過來,她躊躇了片刻,終究還是低聲說道,“杜相國真的會回去幽燕坐鎮?”
這不但是王夫人想要知道的問題,也是郭子儀心中問過自己一千遍一萬遍的問題。他和程千里、僕固懷恩跟隨杜士儀從河北道回來,預想之中的兵諫並沒有發生,取而代之的是天子在勤政務本樓被杜士儀指著鼻子大罵一頓,隨後在興慶殿養病,而外頭則是進行著一場轟轟烈烈的賢王推舉活動。一切的一切和他最初預想到的最糟糕局面都相差甚遠,以至於他根本難以決定自己該做什麼,於是只能閉門謝客!
“此事不要再說了。杜相國既是帶了兒子來,你去讓兒女們準備準備,到時候看我的眼色,帶他們出來拜見杜相國!”
第1264章 郭二的故事
儘管在朔方時把郭子儀從一介裨將簡拔上來,有多年的上下情分,但在外任時,杜士儀從來沒有和郭子儀同時回過長安,此前收復長安時,也因為戰事緊迫,未曾造訪過其家。所以,郭子儀在長安這座同樣出自御賜的私宅,他還是第一次來。就在路上,他還對杜幼麟開玩笑說,如果不是杜幼麟當初早已自己心有所屬,天子又忌憚重將之間的聯姻,郭子儀家中幾個女兒的家教都很不錯,他早就下手搶一個回來當兒媳了。
話雖如此,見面的時候,杜士儀當然不會流露出這樣太過輕佻的話語。因為他帶著幼子來拜訪,寒暄之後,郭子儀就讓王夫人將自己的諸多兒女全都帶了上來,一一拜見。看著這濟濟一堂的郭家兒郎,杜士儀不禁有些殷羨郭家人口昌盛,隨即就笑著對這些子侄輩說道:“我和你們的父親相交多年,今日拜訪只敘私誼,不講公事,不要叫相國了,我比你們的父親年輕幾歲,你們就只叫一聲杜叔叔吧。”
郭子儀長子郭曜這一年不過二十九歲,最小的郭映還是滿地亂走的小兒,女兒們除了已經年長嫁人的,如今在室者尚有四人,最長的尚未及笄,小的如垂髫幼童。杜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