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會談結束後,人類便與海族進入了相對和平期,海族不再輕易上岸攻擊人類,而人類也不再往海洋當中排放輻射汙水,乃至於其他任何汙染物。
另外就是,海路重新通暢。
由海族在各大港口直接收稅,要麼收海洋當中沒有,只有陸地獨有的一些特殊物資,要麼就是收海鮮,沒錯,海鮮也可以充當稅收,畢竟只有血脈濃度達到一定程度的海族才能夠辟穀不食。
而且他們只是能夠辟穀不食,又不是必須辟穀不食,誰還沒點口腹之慾。
相比較於自己去捕食。
甚至於養殖。
無疑還是直接從人類那邊收取他們在漁場養殖的海鮮,更簡單方便省事。
還有就是,現在人類在海洋中搞養殖也需要繳納承包海洋漁場的費用,這部分承包費同樣需要用物資或者海鮮來繳納,物資繳費比較麻煩,海鮮則相對簡單,就是收取他們最終收穫的三成。
相比較於過去地主老財。
已經相當良心了。
……
在這段和平發展期中,人類雖然有重建海洋運輸行業,但是航母乃至於潛艇之類的東西,他們已經不怎麼造了。
畢竟那些東西造出來也沒用。
根本敵不過海族,造了也是浪費。
還不如將有限的財力放到航空航天事業上,畢竟以前不著急進入太空,除了科技水平達不到之外,更重要的原因還是在於海洋底下的資源都沒怎麼開發呢,不算特別需要擔心資源枯竭問題。
但現在不行了,現在整個海域都被海族佔領了,他們連從海洋表面穿行都需要繳稅,更別說到海洋底下挖礦,挖石油啥的了,雖然依舊可以透過付出一定代價,獲取挖礦挖石油的權利,但是利潤太低了,或者說受到的限制太大。
而且未來一直被拿捏。
顯然也不是他們想要的結果。
所以各國即便是為了子孫後代,也只能努力的將財政傾斜到航天航空事業上,寄希望於在外面尋找到一顆新的生命星球,即便找不到新的生命星球,至少也要擁有前往太空採礦的能力,以確保未來在資源方面不會被海族卡脖子。
有了財政方面的傾斜,最重要的是有了外部壓力,人類潛力還是很大的。
沒幾年就在航天航空事業上有了極大的突破,不但大量國家開始登陸月球火星,空間站越建越大,甚至就連太空電梯都順利打下了基礎,正準備修建。
要不怎麼說沒壓力就沒動力呢。
沒有外敵的情況下,人類內部爭鬥不休,甚至於科技發展都相對停滯,如今彼此間雖然依舊有矛盾,科技也沒有徹底向對方公開交流,但相比較於先前絕對好太多了,科技發展,至少航天方面的發展呈現出了科技大爆發的趨勢。
當然了,曲潔他們也沒閒著,更沒有說因為現在佔據優勢,就混吃等死。
這些年曲潔一直拖著海洋當中所有擁有她血脈的海族,發展海洋文明,以人類現有的科技為基礎進行模仿學習。
並寄希望在此基礎上。
發展出獨屬於他們的海洋文明。
而結果還是挺不錯的,雖然模仿人類科技這條路沒走得通,但是曲潔有及時變通,轉變了文明發展方向,不再鑽研科技體系,而是開始鑽研修行體系。
並以修行體系,輻射體系為基礎。
適當參考人類的科技體系,發展出了獨屬於他們的海洋輻射修行類文明。
他們在海底不太好搞整套的工業體系出來,但是他們有輻射,有類似於太陽真火的恆星輻射能量,完全可以走修行體系當中的煉器之路,而且除了火煉之外,水煉其實也是煉器的一條道路。
隨著找準方向,接下來整個海族的發展,立刻就走上了快車道,很多有別於人類科技,但是有著類似效果的東西陸續出現,並且在海洋當中普及開來。
比如說他們沒有手機,但是有輻射通訊符,沒有電腦,輻射通訊符卻可以登入血脈網,同樣有著類似於電腦的作用,沒有攝影機,但是有輻射留聲留影符,沒有潛艇,水底穿梭飛舟也一樣。
總之人類的很多科技產物,都被曲潔帶著自己的血脈後裔,透過煉器的手法解決了,一些等級比較低的東西,甚至已經實現了量產,比如輻射通訊符。
人類以為海族應該會止步不前,但實際海族發展的比他們想象的都要快。
十五年之後,舉全人類之力建設的三座太空電梯正式落成,並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