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講講,眼看午膳。
元妃笑著起身:“雖說算是個賜宴,咱們都是自家姐妹,我就不打算驚動御膳房了。你們跟著我吃我的分例吧,也儘夠了。”
薛寶釵面上一僵,隨即硬生生地壓下去滿腔的不滿,沉吟下去,心裡琢磨著元妃的用意。
賈探春雖然有些意外,卻瞬間明白過來:元妃就是要以此測試,看看自家二人,到底誰是那個標榜的隨分守時,誰是那個野心勃勃的?
落落大方地起身,也並不去搶抱琴攙扶的差事,只管笑著道:“正好,我也正想瞧瞧大姐姐每日裡吃些什麼,回去好告訴老祖宗、太太和二哥哥放心。”
這隨口吶出來的“大姐姐”頓時叫得元妃一陣感慨,伸手便拉了她的手,便如當年牽著賈寶玉一般,一邊往餐桌走,一邊又問:“妹妹在家時必定是常跟著祖母用飯的,她老人家胃口如何?”
探春不著痕跡地把被牽變成了攙扶她,如數家珍:“祖母嘴饞。若是有日不給她老人家做新鮮菜,那就照著甜爛的吃,怕油怕膩,怕生怕冷,一動就說自己不自在了。可若是做了新鮮菜,比如我從歷代食譜上瞧來的,什麼傍林鮮,什麼忘憂齏,什麼鮮蘑菇、糖香芋、燒海菜、薑辣筍,又是什麼麵筋椿樹葉、木耳豆腐皮、花椒煮菜菔、芥末拌瓜絲,她老人家凡試著合口了,一大碗飯是沒問題的。”
撇嘴道:“所以說,祖母身子好,舌頭靈,咱們家的第一個聰明人。娘娘一丁點兒都不用掛心她老人家。”
元妃聽得笑個不停,拉了她的手拍一拍:“祖母交給你,我是放一百個心的。”
薛寶釵這才驚覺自己表現得太過拘束,已經被元妃看出來了有心和著緊,不禁有些後悔,這一回的謹慎,得不償失了。
元妃卻回過頭來又笑著問她:“薛家妹妹,姨媽最近可好?還有蟠兒,我聽得說他在外頭有了什麼諢號,叫做呆霸王的?竟還像小時候那樣憨直?”
薛寶釵忙溫婉答道:“勞娘娘動問。我母親很好,就是有些擔心哥哥。我哥哥性子一直未改,倒教娘娘笑話了。”
探春看了她一眼。在元妃面前,竟然這樣直率地告訴人家自己的哥哥不成器麼?這又是什麼策略?
誰知元妃一笑,點頭道:“看來,以後你這個姑奶奶,只怕是要照看孃家一輩子了。”
薛寶釵腮上通紅起來,有些不好意思:“我不怕在娘娘面前出醜說大話,怕不得還真得如此。我母親年紀漸大,越發有些經不住事了。原本這些年我哥哥跟著珍大哥哥、璉二哥哥他們能學些東西,可惜在金陵時被我母親慣壞了。只盼著能慢慢地改過來罷。”
元妃聽了這話,竟似十分暢意一般,命她們倆在自己的左右手邊坐下,盥手安箸,一道一道地看著御膳房送來的貴妃分例菜色慢慢上齊,一起用膳。
賈探春在二人臉上看了兩眼,垂眸細想,終於明白了過來。
薛寶釵是在告訴元妃,薛家的事情,自己便能做主。如果元妃想要用薛家,只管跟自己交涉便好,至於薛姨媽和薛蟠,那是不中用的!
食不言,寢不語。
賈探春一邊低頭安靜用膳,一邊暗暗讚歎薛寶釵果然高明:只這兩三句話,便高高地給自己要了個價錢!元妃但凡真有利用她的念頭,就要先想著怎麼還價。
吃到一半,忽然外面宮女回稟:“皇后娘娘聽說賢德妃這邊來了兩位姑娘,賜了兩樣菜過來,還命不必特意去謝恩了。”
元妃連忙放了筷子,領著薛寶釵和賈探春疾步走到正殿,見竟又是許嬤嬤過來,笑容滿面:“打擾貴妃娘娘用膳了。”
元妃忙道不敢,又跪了聽許嬤嬤傳諭道:“皇后娘娘口諭:賢德妃謙遜甚好,然皇宮禮不可廢。既然賢德妃不欲驚動御膳房,本宮便賞兩個菜過來吧,一則不可簡慢了姑娘們,二則嘉獎賢德妃美德。孃家姐妹們小聚,正是最愜意時候,很不必過來謝恩。此諭。”
元妃三人謝了恩,方站起來,謝許嬤嬤親自走這一趟。
許嬤嬤眼含深意:“貴妃娘娘天性崇尚節儉,皇后娘娘深知。但委屈了姑娘們,皇后娘娘身為天下母,可就不依了。您看前兒吳貴妃那邊也來了兩位妹子,按規制,上了二十六個菜呢。”
元妃泰然自若,隨意點頭,令寶琴交割了菜品,便看著許嬤嬤去了,回來餐桌繼續用膳。
揭開蓋子,卻見皇后賜的兩道菜,竟是一道薑辣筍,一道木耳豆腐皮!
賈探春和薛寶釵相顧失色!
這便是三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