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紫英告訴了寶玉元妃有孕的事情,寶玉找了個機會,悄悄地告訴了探春:“你看我什麼時候跟老太太和太太說?”
探春看他:“二哥哥心裡難道不明白,這個孩子是保不住的?”
寶玉有些苦惱,雙手托腮捧著臉:“也許皇上看在他子嗣並不繁盛的份兒上……”
探春立即截斷:“皇上春秋正盛,太子地位穩固!何況,”頓一頓,探春壓低了聲音,“二哥哥,你怎麼不算算馮公子說的那個日子?兩個來月?那不是太上和太妃薨逝之後?!皇上那時應該在守孝!”
寶玉頓時失色!
若是皇上在那中間有孩子孕育,那豈不是明擺著皇帝不孝?!若是有御史就這件事發難,皇上的名聲可就完了!
探春一聲長嘆:“這就是為什麼,早在皇陵就診出了喜脈,到了今天還沒有昭告天下的緣故。”
皇上和皇后一定是在角力。
皇后自然是希望把這個孩子神不知鬼不覺地流掉。她有的是手段,讓賈妃流產的同時,再也無法生育。這樣一來,賈妃一輩子就只能止步在貴妃一位上。
皇上則肯定是想著把這件事往後拖一拖,暗中令太醫院把孩子懷上的日子改上一改,到時候,說一句孩子早產了就是。
寶玉沮喪地低下了頭。
探春還有一個想法沒有說出來。否則,寶玉只怕要嚇得面無人色了。
——元妃暈倒被診出有孕,到底是不是故意的?皇宮大內,她這個孩子的真實性必定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她那樣小心謹慎的人,應該早就知道了吧?為什麼還要在皇陵裡才讓人公然說出來?這件事馮紫英敢告訴寶玉,只怕就是因為早早晚晚,紙包不住火,朝廷重臣們都會知道的。
到了那時,北靜王和忠順王都會有動作吧?
或者,太后在宮裡,已經有了動作了?
探春猜得不錯。
太后回到宮裡,先把皇帝叫了過去,平心靜氣地問:“賈妃肚裡的孩子,是你的沒錯吧?”
皇上冷了臉:“太后打算怎麼做?”
太后看著皇帝,許久,方疑惑道:“你不是我生的,不跟我親,也就算了。可先皇卻是你的親爹,你為甚麼也這樣羞辱他呢?”
皇上深吸了一口氣,站了起來。
高弘忙上前一步,撲倒在地,哭喊起來:“太后明察啊!這次太醫院大半都跟著去了皇陵,一向擅長婦科千金的乃是蔣太醫,後宮除了皇后之外,其他的人一向都是他一個人照應。可偏偏賈妃娘娘暈倒那天,卻是劉太醫去應的診。奴婢事後悄悄查探過,蔣太醫被人叫去了其他娘娘那裡,偏那幾位娘娘又沒什麼症候,還問蔣太醫是不是奉了太后的旨意去給她們請平安脈,還好生感激了一番。”
太后臉色一變,急道:“你這話是什麼意思?有人要離間我們母子不成?”
高弘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先皇剛走,您這些日子已經憔悴多了,皇上怕您傷心不肯說。奴婢查到的,乃是忠順王爺的人,聽見賈妃暈倒,搶先一步把蔣太醫支開了。所以才是劉太醫去看的賈妃娘娘。後來皇上悄悄命蔣太醫去看過,賈妃娘娘的胎,已經三個月了!”
差一個月!
也就是說,皇帝並未不守孝道!
可這個話,在皇陵是沒法立即表明的。而且,這個時候,不論皇帝拿出多麼確鑿的證據,都沒有用了。
等賈妃瓜熟蒂落?人家會說你催產了,早生了一個月。
殺了劉太醫,請蔣太醫甚至太醫院醫正來澄清?人家說你欲蓋彌彰。
唯一一條路,無過於把劉太醫是受忠順王指使這件事掀出來,可這樣一來,忠順王的罪名就會變成大逆不道。
可誰都知道忠順王是太后的人,眾人會說只怕是太后娘娘看皇上不順眼,所以趁著先皇過世,才要來算計皇帝。
太后的臉上頓時一片青灰,心口悶了起來。
高弘嚇得高喊起來:“快請太醫正!”
太后死死地按住了心口,艱難搖頭:“不能叫……他們會說先皇剛走,皇帝就來逼迫我……”
這句話一出口,皇上動容。
撩袍疾步上前,一把扶住太后,厲聲對高弘喝道:“什麼節骨眼兒上發呆?還不快去!”
高弘醒悟過來。
若是任由太后真的病倒,那才是真正的落人口實!
太醫正帽子都跑歪了,仔仔細細給太后聽了脈,方恭敬稟告皇上:“太后向有心疾,動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