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0部分

人都有做官的機會,而不用看家世門第,擇優錄取,陛下願不願意看到這一天?”

李二陛下看著蘇寧,說道:“有什麼話就直接說,不要吞吞吐吐的!”

蘇寧點點頭:“為何我等不能自己教育人才,自己培育人才,自己培育所需要的人才?民間不缺人。民間所缺乃是書本和老師,若是朝廷可以負擔書本和老師,那麼便是全大唐的所有人都可以讀書,都可以參加科舉考試,都有機會做官!大唐千萬人,那些世家子弟又有多少?如不是因為民間可讀之書太少,他們又有何能耐?

陛下,這件事情相對於武人學堂而言更是困難重重,臣也沒有什麼把握,但是。我們至少可以試一試。臣的想法,其實就是想要在全大唐都建立學堂,大唐有道州縣三級,學堂也可以憑藉此三級進行劃分。縣一級設立蒙學堂。州一級設立初級學堂。道一級設立高階學堂,之後,就是長安設立的。大學!”

李二陛下猛然站了起來:“大學?!大唐自己設立學堂?培養人才?”

蘇寧點頭:“正是如此,民間不缺人,缺的就是教育,開啟民智的重要性陛下不會不明白,之所以前隋沒有辦法和世家爭鬥,就是應為他們太過於忽視過程,而只是注重於結果,他們沒有想過如何利用民間的力量和世家爭鬥,書籍的珍貴和缺少,註定了那些世家可以學到的東西,民間寒門子弟學不到,世家子弟可以讀的書,寒門子弟讀不到,沒有文化,拿什麼和世家對抗?當初曹孟德何其霸氣,釋出唯才是舉令,但是結果呢?

曹孟德一去,曹丕就把唯才是舉令改為九品中正令,徹底的拋棄了曹孟德的作法,這不是因為曹孟德做的不對,曹孟德抑制豪強打擊世家的作法便是臣也覺得驚歎無比,若是他有造紙術和印刷術說不定他就成了,但是重要的地方就在於他沒有,而民間又沒有人才,沒有足夠的人才,沒有書本,沒有老師,沒有學習,何來的人才?倒也是有,但是數量何其稀少?曹孟德一死,曹丕發現他已經沒有足夠的人才可以繼續下去維持大魏,所以他妥協了,人才都在世家手裡!

陛下,若想和世家對抗,就必須要要開啟民智,民間就像是一個巨大的寶庫,但是被上了鎖,鑰匙沒有打造出來,但是打造鑰匙的材料和技術我們都有了,我們所要做的就是花費時間打造出一把鑰匙,把這個寶庫開啟,然後才能夠得到寶庫裡面的寶藏,開啟民智!必須要開啟民智,只有開啟民智,大唐才能夠避免重蹈前隋之覆轍。

陛下,很長一段時間我們都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無論是軍中,還是朝廷,我們所最需要的都不是最頂尖的人傑,人傑數量太少,一百年出個十幾人,也就到底了,可是偌大的大唐那裡是十幾個人管理的過來的?朝廷和軍中同樣需要的是數量巨大的基層官吏和軍官,是那些被我們忽視的縣令縣長以及更低階的小吏,還有軍中的火長旅帥,他們不一定需要經天緯地的才能,需要的就是紮紮實實的辦事!勤勞肯幹,能吃苦耐勞,大唐需要成千上萬這樣的人才,之後人傑才能發揮作用!

他們需要可以處理一些很簡單的民間的糾紛,或者是土地的問題,或者是種植的問題,或者是一些小小的事情,這些事情是小,但是很多,麻煩很大,這就需要那些基層的管理去做,前隋的失敗在於沒有考慮到民間的具體情況就要開科舉,又找到了什麼樣的人才?根本沒有什麼人才,因為根本就沒有培養出來這些人才的條件,沒有書可以讀,沒有老師去教,哪裡有人才?

但是如今我們不一樣,大唐已經有了造紙術,已經有了印刷術,書本的問題幾乎已經解決了,所剩下來的就是老師的問題,民間的讀書人的確少,而且讀書人多是為了做官,並不是為了做老師,可是總有那麼一些有學識但是無意做官的隱士存在,在這個時候,大唐完全可以利用這些優勢,開設學堂,在所有的能夠開設學堂的地方開設學堂,下發書本,鼓勵隱士出山做老師,免費允許適齡幼童入學讀書,朝廷提供一切用度!

這個時候的花費都不用心疼,因為無論我們投入了多少,將來這些學子長大了,至少也能有數千人之數,不需要多少經天緯地之才,只要他們有做好縣令縣丞或者更為低階的官吏的能力就可以,他們可以一步步地來,或許最終也只能止步於州刺史,但是即使如此,大唐也不再缺乏人才了。

學堂會和科舉會源源不斷的為大唐提供足夠的官吏,這些官吏來自於民間,來自於寒門,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那個時候,就不用再向那些世家妥協了,大唐不缺他們那些人才,沒有了這樣的依仗,他們能如何?他們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