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三種美酒,待迴轉之後,我請家父多贈一些就是。”
“多謝多謝!”楊南亦是裝作什麼都不知道,呵呵笑道:“九洲之下,莫非王土,何人膽敢無視王法,來害我這個小小書生?這等事情想來不過是小事爾,子師,取道果集來,我看看上面可曾漏了什麼?”
‘先生學問雖高、人太老實,卻是半點不懂世情險惡,這世間不怕王法的人可是多了去了,還好他隱居莊中,也無什麼人害他……'
風師暗暗嘆了口氣,面上卻堆出一臉歡笑,道:“先生今日放假,卻漏了一個故事未講,不如看過道果集後,再給我們補一個故事?”
“你這小滑頭,我肚裡縱有千萬故事,也經不起如此消耗!”
楊南笑罵一聲,翻開風相三人用硃筆寫下的整本道果集,這本道果集中,果然盡數載著楊南所講的每一個故事,這故事中有的講佛、有的講道、有的講妖、有的講人,林林總總,形式不一,但是每一個故事之後,都有風相三人寫下的讀後心得。
“今閱道果集一卷,視為世間奇書,吾輩中人得傳此書,心境安祥,於世間諸般道理,漸有斬獲,不勝欣喜之……”
淡紅硃筆,三樣字跡,每一條註解,無不充斥著三個莊主的感嘆、敬佩、拜服之情,每一句話,三人都曾下過苦功去領悟,好像將一個個平凡的故事當作仙法真訣來參研一般!
楊南藉故事述說諸般至理,風相三人姿質也非平庸,他們的註解做的也是像模像樣,有條有理,楊南隨手翻完整本集卷,合卷微笑道:“三位兄臺真是有心,如此抬愛,真是愧煞我也。”
“不然不然,先生之才,經天緯地,心胸之廣,無人能比,”風相換了一件衣物,緩緩從內宅走出,口中讚道:“例如道果集中第十八節,第一個故事‘何去何從’便可見先生心中所藏之真意。”
他擊節讚歎之際,緊隨一旁的祝枝接著朗朗說道:“流年大旱,天下塗炭,前方殘暴外族入侵,國中饑民遍起,國主盡起十萬精兵禦敵國門之外,一官受命鎮守糧倉,此際糧倉卻受無數暴起百姓圍攻,敢問此官是開倉放糧以救百姓,還是奉命運糧以援前方戰士?”
祝枝聲音低沉,將這個廖廖數語的故事娓娓道來之際,不禁凜然自有一股慘烈艱難的意境,宋濤緊接著長嘆道:“救百姓,則兵無糧則亂,關門一破,國破家亡!援精兵,則坐看百姓饑荒遍野,民乃國之本,無民何有國?此官當如何決擇?難……難……難!!!”
三個文士將一個故事說得好似便發生在自己身上,一時間不覺渾然忘我,楊南微微笑道:“何去何從?善惡是非,世間從無絕對真理,只有因人而異,我若是此官,自有我之方法,換做他人,也有他的方法,善無準則,憑心而為,惡無定律,視行而定,不同之人,面對同樣處境,自有各般心腸……”
楊南微微說了一番道理,風相長長一躬,一臉誠摯的道:“先生學究天人,實令在下三兄弟拜服,道果集中每一個故事俱是傳世珍品,還請先生日後允許我等繼續編注道果集,若此集能流傳於世,定能教世人警醒。”
楊南呵呵笑道:“這有何難,只不過,世人執著眼前事物,從未深思天人共諧至道,只怕縱有萬般妙音,也難入他們閉塞之耳。”
“唉呀,什麼天人、世人的,”祝童不依的拉著楊南袖子叫道:“先生休要管世人如何,還是說說故事吧!一日不聽故事,我幾乎睡不安寢哩!”
造化威能! 第六十五章節 闡教第一金仙!
書香屋 更新時間:2011…7…16 12:20:13 本章字數:3607
楊南放下竹筷呵呵笑道:“就你性急!也罷,我今日倒想起從前聽過的一個佛家故事,你們若是願意,便聽聽就是。”
“啊,願聞先生妙言!”
眾人一聽楊南又要開講,當即各尋座位,屏氣凝神,靜聽楊南今天又講什麼玄奇深奧的奇妙故事來。
楊南以竹筷略沾酒水,在光潔如玉的桌面劃了一個大大的圓,口中低低嘆息道:
“佛陀未成道之際,曾有一世為西方一國之主,這位國王生性仁慈,德行高遠,愛惜一切生靈。
忽有一日國主出行之際,遇一白鴿被鷹追趕躲入袖中,鴿曰:遇鷹追趕、恐傷吾命,求王救之。
鷹落王前,苦求國主還它白鴿,曰:吾食肉糜,得以活命,王惜生靈,不予白鴿、如殺吾命,於心何忍?
國主無奈,既不忍令白鴿為鷹口之食,亦不忍令鷹餓死,故而問鷹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