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如此想法的亞特蘭帝斯在接下來的魔法陣的測試當中,刻意的將靶子出現在自己感知範圍內後隨即進行攻擊的模式給改變了。取而代之的是,後面的每一次攻擊都是在大致判斷出了每一個靶子的運動軌跡和規律之後才發出的。
然後,根據實踐證明了,亞特蘭帝斯的想法是對的。魔法陣對於所謂的效率的要求時間確實並不是從那些個靶子從魔法陣當中出現的時間為標準的,因為最經典和具有代表性的是有一次亞特蘭帝斯曾經試過觀察靶子的運動軌跡超過三分鐘才發出了攻擊,結果魔法陣給出的評分居然也達到了百分之三十二(幾乎是平了亞特蘭帝斯的當時最佳紀錄)。。。。。。。
那麼,現在看來,關於攻擊效率的統計時間恐怕是從魔法陣所給出的第一個靶子被擊破之後才正式的開始計算的。
如此下來,就算是原本以為絕對不會再次重複的那些靶子的移動軌跡,無論是新舊,在亞特蘭帝斯的眼中卻總是會有那麼幾分似曾相識的感覺。既然似曾相似的感覺仍在,而順手發出的攻擊基本上在很短很短的時間內都可以將靶子盡數擊破。而第一次出現這樣的情況之時,其實是亞特蘭帝斯第一次從魔法陣所給出的評分當中獲得了百分之四十三的高紀錄。
這樣一來,亞特蘭帝斯卻是基本上確定了自己在這個古怪的魔法陣上所消耗的時間和方式了。首先呢,這個所謂關於攻擊效率的測試並不是要求學員在靶子出現的第一時間就發起攻擊,而是允許進行數分鐘的考慮。當然,“考慮”的時間過長的話也是不允許的。亞特蘭帝斯曾經嘗試過觀察靶子的運動軌跡超過了五分鐘,然後魔法陣直接無視實際完成效果如何,直接給亞特蘭帝斯評分給出了一個“零分”。。。。。。其次嘛,自然就是真正的“攻擊效率”了。
於是,類似這樣的,讓某人相當的困惑的情況一直持續了前前後後總共兩個月零四天的時間。直到了那一天,亞特蘭帝斯在一次極其意外的情況之下,在將最近一週時間的絕大部分的分析總結的圖紙混淆在一起。看著散落一地的紙張,居然發現了所謂的事後分析總結的、改進的攻擊效果路線(這裡所說的改進路線和該輪亞特蘭帝斯實際所作出的攻擊路線略有不同。實際的攻擊路線亞特蘭帝斯是用虛線表示的,而分析總結後覺得可以改進的效果路線是用實線)居然就是一段又一段、大大小小、方向各異的圓弧。。。。。。。。
站在修煉房當中的空地上,亞特蘭帝斯靜靜的看著這些被意外拼湊出來的“圓弧”,眼神當中隱約閃動著興奮的光芒。過了好一會兒,亞特蘭帝斯隨手拾其一段“圓弧”的幾張圖紙,在圓弧之上隨意的選了一個點做出一個切點,而在這個切點之上恰恰就是那一輪魔法陣所要求的力度的靶子所在的位置。然後,順著這個切點做出了一條切線。再然後仔細的觀察並且在腦海當中把當時在魔法陣當中的攻擊情景回憶了一遍。結果,竟然發現這條切線就是當時靶子下一刻的運動軌跡方向!而且,經過再三的確認之後,亞特蘭帝斯發現哪怕是隻有三個靶子所構成的一段很小的圓弧,一樣是適合這個無意間突破而得的結果。。。。。。。
這樣看來,似乎只要是能在短短的一瞬間之內,把看似雜亂無章的所有靶子給“聯結”成為一段一段的“圓弧”,那麼憑藉破突破了音速的駭人攻擊速率(那些叢五十斤到四百斤的力度靶子,亞特蘭帝斯早就修煉到了疾如入閃電可以擊破之,慢似蝸牛一樣可以擊破之的境界了),應該是可以在發現了“圓弧”之後立刻展開並完成攻擊?這個就是魔法陣所一直強調的攻擊效率??
圓弧?圓?。。。。。。亞特蘭帝斯突然聯想到,自己前世某位武俠小說鼻祖的一本名著當中,曾經出現過關於一位張姓年輕少俠習得了父親門派最高深的劍法之後,用一柄桃木劍劃出一個又一個“圓”從而將當時名滿天下的一柄神兵倚天劍給壓制得死死的場面。。。。。。。
難道這當中有什麼關聯不成?
第一二三章 殺敵八百 自損一千
微笑著甩了甩頭,亞特蘭帝斯將這些奇思妙想暫時放到了一邊去。擺出站樁的姿勢,亞特蘭帝斯很快就把狀態給恢復了,依然是老三樣(鬥氣、“兵”、“者”)之後,接著便再次進入了魔法陣當中。
象以往的修煉過程一樣,十數個靶子從一出現就做出了軌跡各異、千變萬化的移動。如果換作以前,亞特蘭帝斯會略作判斷之後拳腳並用,連續的多作幾次的“三角形進攻”來擊破這些靶子。所謂的“三角形進攻”其實就是把握住隨意的三個依次遞增(或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