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三軍中,教習演練,準備發兵。 孰知,當朝廷加徵兵役的詔布宣發下去以後,各州府縣竟然相繼有奏表上報朝廷:俱言各地可徵集的青壯丁力嚴重不足,實難完成朝廷詔徵的定額。 武帝不禁感到愕然:這幾年來,大周境內並未遇有什麼重大的瘟疫和大面積的天災,對外也並無動用大規模的兵事,對一些遭遇旱澇州郡的地方,朝廷也都親派大員盡力賑濟,各地司掌戶籍的地方官吏報到朝廷的冊笈也都顯示出百姓人口逐年遞增。如今,國家要動兵徵役時,怎麼突然出現了兵丁不足之事來? 待各州郡奉詔查明原委並稟報朝廷後,武帝不覺大驚!原來,自佛教傳入中夏以來,許多人或為躲避役賦戰爭,或為憂懼世事沉重、命運莫測,或為祈福消災,大興寺廟,求助神佛。甚至紛紛皈依釋老,為僧為道。近年來竟致佛道二教在境內成氾濫之勢。 據悉,大周境內佛道二教的寺院廟宇竟已高達四萬多所!這些寺廟無不香火興旺、信徒繁眾。各寺廟不僅擁有大量的寺產廟田、修信弟子,更擁有大量的佃戶和奴婢。僅東西兩都長安洛陽附近的各大寺院內,釋老弟子便已高達三百萬之眾,黃服之徒也已高達百萬,竟已奪大周百姓人口的三分且一。 武帝不覺怒火中燒——自賀公主以禮佛為由的抗婚之變後,又有兩位皇族女子也以禮佛為由拒婚出家。那時他雖對佛教已生出幾許的厭惡,卻並未引起警覺。以為佛道二教畢竟可以幫助朝廷教化民眾,替朝廷安撫民心。如今才發覺,放任二教的結果,竟已導致國家禦敵作戰已無可徵之夫,百姓居家耕田也無成年丁力了! 桃李灼灼的三月,武帝帶著七八個侍衛悄悄出京,一路微服潛行,分別到大周境內各大伽藍寺院暗察私訪。 一行人來到少林寺時,正趕上一場###。 雖說在東西兩都附近,武帝也見識了各寺廟道觀香火旺盛、信眾如雲的場面。他卻沒有料到,就連這深藏於嵩山幽谷中的寺院竟也是煙火信眾如此繁盛! 剛一踏入少室山地界,武帝便被法事的盛大場景震驚了:從四面八方趕來朝拜的善男信女們車水馬龍、絡繹不絕地徑直湧向掩隱於密林幽谷中的少林寺。站在半山向下望去,只見各處山路和官道之上,成百上千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成群結隊的各自攜著佈施香火,沿著崎嶇小路或是官道馬路湧向寺院。人人一臉敬仰,個個口中唸佛。未及山門,朝山拜佛的信眾們便開始匍匐跪在地上,對著山門三步一叩、五步一拜起來。 過了少林寺山門,大雄寶殿前便是###會會場。面對講經說法的主持和高僧大德們,信眾們更是無比虔誠地頂膜禮拜、萬口一聲地禱祝默頌。他們的神情眉目之間,他們的語氣心靈中洋溢著無法遏抑的聖潔敬慕,決無半點的勉強和做作。 親臨其境,誰也不能不承認:這些信眾對教會長老的崇拜確實是發自肺腑的仰望和敬畏!是來自靈魂深處的渴望和擁戴。 香菸縈繞之中、鐘鼓齊鳴之後,高僧講經說法正式開始。偌大寺院、數萬信眾頓然鴉雀無聲。擠滿角角落落的數萬徒眾一色地合十打坐、潛心屏息聽說經法。 武帝親眼目睹了宗教信眾對佛菩薩、對高僧大德的崇仰信奉,遠遠超過了百姓朝臣們對帝王君主的崇仰之情。他站在那裡,望著面前###的盛況,聯想到俗世的百姓朝臣們,雖對至高無上皇權帝威充滿敬畏,卻又怎生得似這種發自內心的崇仰親敬?    
少林方丈(第二十五章)(4)
俗世中臣民們,在他們表面的卑恭之下,其實隨時可能隱藏著謀逆和仇殺,覬覦和巔覆。也許,這正是王權與宗教的不同。王權只有首先靠血淋淋的戰爭殺伐和強權武力才能達到征服天下治理天下的目的,而宗教則是透過安撫、感化、關愛、勸誨而使信眾們心甘情願地皈馴一如羔羊。 武帝冷冷地打量著身著金繡袈裟、正在講經說法高僧大德們,沉碧的眸子中隱藏著威嚴的陰鬱之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自己才是大周國真正的主人,他豈容任何個人來分割帝王權威、任何階層凌駕於朝廷臣僚之上! 自前朝北魏至今,朝廷對佛道二教始終都持著寬容溫和的態度。這是因為宗教寺院確有著它可以幫助朝廷教化民眾、撫慰民心的作用,是眾生身心疲累不堪時、苦難沉重時一方寄託夢想的特殊場地。然而,一個國家的百姓不能全都跑到佛寺道觀裡來做夢!更不能和王權統治形成競勢和抗衡!因為,沒有朝廷國家強大的財力人力,沒有軍隊將士的殺敵御土,誰又能保證一方水土上眾生的安寧? 身著絲布常服的武帝佇立在人群當中,眼望著###盛景,耳聽著寺內鐘鼓齊發的雄渾迴響,在撼人心魂的佛號聲中佇立不動。 他雖藏身於眾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