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8部分

,一時竟是百藥不治、寢食難寧了。加之冬季來臨,雨雪紛紛,給行軍作戰也帶來了諸多的不便。此時忽然又傳來大周水軍船艦被齊軍焚燒的奏報,武帝只得聽從左右勸誡,暫停兵事,御輦返國。 三軍休整之際,武帝一面尋醫治病,一面開倉賑濟境內岐、寧二州饑荒災民,對在兵役中殘功者統給以補貼和免賦,撫定將士百姓,準備來年的決戰。 境內清平、百姓安樂,周圍的龜茲國、高昌國和西北遠近各鄰國相繼派使前往來結好,或是晉獻地方鮮物,或是請求與大周聯姻。 南陳國主更是屢屢遣使北上,為陳國太子求聘大周皇室女子為太子妃,希望永結親好。 翠薇宮的鄭妃聞知陳國派使求聘太子妃的實情後,思忖賀公主至今未嫁,尉遲公子至今未娶,此事一直是陛下的一個心病。若能把公主嫁到南朝,太子和李妃一黨在大周朝廷的勢力便不會再驟然增強了。陛下的雄心是儘快蕩平天下,即令公主嫁到南朝陳國,漫說是做太子妃,就是做了南朝的皇后、太后,幾年內南陳國破族滅,不僅賀公主與武帝父女之間會滋生怨仇,就連李妃也會因此與武帝結怨……&nbsp&nbsp&nbsp&nbsp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少林方丈(第二十七章)(4)

這可是一箭雙鵰之計! 鄭妃見陛下與幼子元兒父子兩人正逗得開心,從一旁望著武帝的臉小心地說:“陛下,臣妾聞聽南陳派使為太子求聘太子妃,臣妾想,公主如今年歲漸長,畢竟不能再延耽下去了。臣妾聞知大長公主常為尉遲公子的婚事流淚憂慮。若將公主嫁與南陳太子,不僅兩國聯盟有諸多益處,尉遲家也好另做打算了。南陳本是繁華富貴之國、四季如春之地,將來太子繼位,她便是大陳國的元皇后。兩國間必然情義篤好,再無爭端。” 武帝微微點頭似有所思。他豈不知南陳是四季如春的富庶之鄉?然而眼下之大周已非當年,一定要靠兒女聯姻來增強國勢。正好相反,若把愛女遠嫁他國,將來必會成為自己用兵時的最大顧慮。 鄭妃畢竟說準了武帝的一樣心病:女兒一天天年長了,留在宮中終究不是長法。聽說大長公主的孫子尉遲公子至今仍不肯婚娶,每念此事,武帝便忍不住會心生煩躁。 雖說武帝並未把鄭妃的提議當真,然而李妃留在鄭妃宮中的心腹卻很快來到紫雲殿,把鄭妃攛掇陛下將公主遠嫁南陳之事及時稟報李娘娘知悉。 李妃想,這個鄭妃的用心實在惡毒!明知陛下志在南北一統,將來偽齊亡滅,接著便是舉兵伐陳。鄭妃這分明是想把自己女兒往虎口裡送啊! 李妃一時恨不得剝其皮、食之肉方快之!又擔心這兩年來,女兒和父皇之間的父女感情漸漸生分,武帝若真依了那鄭妃的主意,詔令女兒遠嫁南陳的話,憑女兒的性情,恐怕一時就要禍事臨頭了。 李妃一時便焦躁起來。輾轉思忖了兩天,到底也沒有拿個兩全的主意來。 李妃哪裡知道:這段日子以來,公主其實對自己可能面臨的所有災難和意外都有了防備。她自然清楚,自己眼下這樣子是不能在宮中久留的。也知道自己離開大周皇宮的時機到了。只因牽掛母妃,所以一直猶豫未決。當母親前來告訴她,鄭妃可能會攛掇父皇把她遠嫁南陳的訊息時,賀公主不僅沒有半點驚惶,反倒好言安慰母妃起來。 公主私下早已打探清楚了:眼下有一處可容自己修行和存身的地方——嵩山初祖庵。 當初,父皇下詔斷滅三寶時,大周境內所有寺廟僧道全被驅除還俗,只因為初祖庵出家的幾位比丘尼全是前朝魏國、大周皇室的后妃和公主,而眾尼又不願回宮,朝廷也拿她們無奈,所以才被特別敕令留在庵中。 她決定到那裡去。 其實,選擇到初祖庵修行,重要的一個原因只有她自己清楚:那裡離翰成哥隱修的地方只有一山之隔! 她早已拿定主意:只要自己離開皇宮之前把事情做的機密,及至到了山寺、尼壇剃度,父皇即令知道她的下落,也無法再逼她回宮了。這樣既連累不到母親和哥哥,也連累不到翰成哥和奶孃了。 當她把自己的心思告訴李妃後,李妃驚呆了半晌,雖心下悲傷難禁,卻也想不出別的能避眼下一時之禍更好的法子了。然而,公主是個女孩子家,自己怎麼放得下心讓她孤身一人到那豺狼出沒、寂冷荒涼的山林野寺去度日?而自己眼下也不能陪她出宮,因為如此一來,不僅更會激怒陛下,最終還會連累到太子和小兒子漢王。 李妃記起一個再穩妥不過的人來。 當李妃叫過奶孃秀月,說公主要到嵩山修行避禍,卻又放心不下她一人離宮的話時,秀月即刻提裙跪地、滿面是淚的懇求道:“娘娘!娘娘對奴婢一家恩重如山,奴婢就是為娘娘死了也難報一二。公主若一定想到山裡先清靜一段日子的話,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