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5部分

河面上凌亂地飄浮著無數的頭顱和斷肢殘軀…… 彭城大捷飛報京城後,武帝龍心大悅,急令傳詔,城內城外廣懸花燈、高搭綵棚,禮樂儀仗陣列凱旋門,待王軌一路風塵僕僕地率軍回朝覆命時,武帝親率文武百官在十里長亭迎接三軍,並詔諭晉封厚賞有功將士,同時下詔改元宣政。 南朝老將吳明徹被俘後押解到大周,愛將惜才的武帝對他厚禮相待,並晉封他為大周懷德郡公、大將軍。吳明徹卻因羞憤懊責而病情沉重,末了竟拒絕醫治而亡。 彭城兵事甫定,邊塞北境接著有急報傳來:突厥和范陽王已糾齊了數萬兵馬,兵分三路入寇大周。 武帝此時早已調齊了各路兵馬。又下詔徵集關中所有公私騾馬全部從軍。武帝親率六軍御駕北上,兵分數路進軍北伐,決心一舉靖定邊患,為明年的全線南征而斷絕後顧之憂。 後續大軍尚未趕到,前線各軍已有捷報相繼飛來。 此時的武帝雄心萬丈,志在必勝。白天乘御輦率軍疾進,夜晚在帥帳中秉燭運籌,通宵達旦地與軍師和屬僚商定擊敵克城的用兵方略。 不料,因操勞過度,帥營尚未行至敵域,行軍主帥武帝便突發重病。隨軍的幾名御醫穿梭于帥帳和藥篷之間,又是湯藥又是針石的,連著好幾天下來,武帝的病勢不僅不見緩輕,反倒日漸沉重起來。 大軍進發、主帥重病,自古就於兵事不吉。在左右臣僚的反覆勸說下,武帝只得下敕:暫停各方兵事。 帥帳中的武帝咳喘不已,呼吸緊迫。自覺病入沉痾、大限不久,勉強支撐著,令左右急召宗師宇文孝伯覲見。 孝伯聞詔匆匆離京,一路趕到帥帳時,見出京時還是好端端英氣勃發的一位陛下,幾天功夫竟病成了這般模樣時,一時心痛如絞,禁不住泣淚交流起來。 武帝躺在病榻上,緊握著孝伯的手,氣喘吁吁地向他託付後事:“公卿……我自覺病已深重,恐天命不久了。今將朝中後事盡付與公卿。我去後……請公勉力輔佐新君治理朝國,切勿辜負我言!”令內史敕授孝伯為司衛上大夫,總理兵馬軍事,並令他先行還京,守備非常。 孝伯涕淚退出帥帳,奉旨依命快馬加鞭、急馳歸京,以安定大事。 孝伯去後,武帝躺在臥床上一路緩緩而行。途中一天比一天越發氣息微弱了。當行殿終於隱隱可見京城的輪廓和等候接駕的白旄旌旆、戟鉞儀仗時,武帝令人扶起他,撐著最後的氣力、睜眼望著巍然而立的城門,掛念尚未實現的統一大業,拚命喘息一陣後,驟然駕崩於臥床之上。 當孝伯急馳歸京,泣不成聲地向太子稟報了陛下病危的實情時,太子當時就驚得魂飛魄散。一面強忍悲咽,一面急率眾人去迎,行至半道便已見噩耗飛傳。 太子一路下馬跪拜、一路悲號,直哭得喉舌出血。&nbsp&nbsp&nbsp&nbsp

少林方丈(第三十二章)(3)

當他跌跌撞撞地一面額頭磕地、一面爬到父皇的御輦臥床邊時,滿嘴張著、卻早已吼得喉啞音喑地發不出半點聲了。再不曾料到:一路雄風高揚地率大軍北進的父皇,短短數日,竟出師未捷身先亡!竟連和自己見上一面都沒來得及! 內史一面悲啼、一面宣讀陛下遺詔:“……昔太祖扶危抑傾,啟開王業。朕勉承大位,與諸王公將帥協力一心,靖平東夏。然妖氛蕩定卻民勞未康,每一念此,如臨冰谷……天下事重,萬機不易,王公及庶僚宜當共同輔導太子,使上不負太祖,下無失為臣,朕雖瞑目九泉而無所復恨……” 太子聞聽父皇遺詔,一時五內痛絕迸裂,遺詔未畢,一口鮮血噴出,當即便昏厥了過去。 太子稍緩過氣來,在眾位內史和輔官的引領下,迷迷朦朦地依例入宮嗣皇帝位,號宣帝。尊諡父皇為武皇帝,廟號高祖。奉嫡母阿史那皇后為皇太后,生母李氏為帝太后。冊太子妃楊麗華為皇后,長子宇文闡為太子。 宣帝如此勉強支撐著理完大喪,又料理了幾樣緊急軍國要務之後,再一次突然暈倒在御書房,一病數日未起。 宣帝因遇毒後元氣乍復,怎禁得這等意外驚痛?此時舊傷新痛驟發,腸腹和喉嚨每日裡疼痛如割,御醫們日夜湯藥針砭,方才終得舒緩。 待神智稍稍清醒一些,案頭早已積壓下了小山一般大堆大堆的軍國事務等待梳理了。宣帝望著面前山也似的卷宗疏折,方才真正體味到父皇在位時,每日竟是怎樣地繁累操勞的!一時又悲悼了一番,勉強打起精神開始署理朝政萬機。 殯靈逾月,葬高祖靈柩于山陵後,轉眼便到了冬日。此時,忽聞汾州急報,北方遊牧部落稽胡的大將劉受邏千在西河之地率眾起反。宇文孝伯提議令越王為行軍元帥,宇文神舉為行軍副帥進軍西河,平定叛亂。 稽胡聞聽周軍大軍捲來,急忙向突厥求援,突厥派騎兵往赴援救時,被宇文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