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造好後,青籬便叫張貴去鐵匠鋪,定製一些銅管兒來,柳兒眉頭輕皺,問道:“小姐,若是按你的說法,這裡面種菜還得燒火加熱,從菜長出來到長成,那得用多少木柴啊,以我看,您這菜種得不划算。”
青籬心中也沒底兒,一是不知道這長豐縣的氣候,冬天最冷時會冷成什麼樣,若是要生火,這一季菜下來,究竟需要多少柴;二是不知道自己用油紙蠟布代替塑膠薄膜到底能不能產生透光擋風的效果。
便笑著道:“劃不划算,得試試才知道,若真是不划算,回頭拆了它便是。”頓了頓又笑道:“若真是划算,那咱們將來大面積種植,可就發財嘍。”
杏兒道:“小姐,這裡面真的能種出春夏裡才有的菜?”
青籬點點頭:“理論上是可以的。至於成不成,過了今年冬天便知道了。”
杏兒拍手笑道:“若真能種成,冬天裡再也不用天天吃蘿蔔白菜了。每到冬天就膩味得要死,天天就那幾樣可吃的菜。”
青籬笑道:“我這溫室裡的菜就是給你這樣嘴饞的人種的。那些有點閒錢的人家,哪個能忍得了一個冬天只吃那麼一兩樣菜?”
………………………………………………………………
求粉紅票票~~~~
第十二章 買下荒地 (一)
第十二章 買下荒地 (一)
張貴一連幾天的泡在那塊河灘荒地上。找了小李莊的村民仔仔細細的打聽這荒地的年頭,淇河有無發過水,以及開墾的難易等等。小李莊的村民聽說這位縣城裡來的,要開這荒地,都一連的搖頭。
一個年約五十的老漢,拈著山羊鬍子,語重心長道:“我說後生,那塊地要不得。都荒了好幾十年了,要變成良田,難吶。再說了這精心侍弄的好地一畝地才出三四石的糧食,一般的地也就是出二石左右的糧食,你這荒地麼,我看一石都難。這一石糧食才多少錢?開荒又要花多少錢?不合算啊不合算啊。”說著一連的搖著頭走了。
雖說張貴心裡原先也嘀咕過合算不合算的事兒,可是小姐主意已定,他倒不好多說了。思量一會兒先把這合算不合算的事兒拋到一邊兒,又連著找了一些人問問別的情況。
最後仍然不放心,又使了些錢,請幾個村民沿著荒地周邊將荒草割了,開出一條路來,打算再請小姐來看看。
青籬聽了張貴轉述那老漢的話,心中細細回想了前世家裡幾畝地的收成。她是八零年出生的人。那會子農村才剛剛實行包產到戶不久,五六歲的時候就常聽父母說今年麥子收了多少斤,玉米收了多少斤,印象中的數字大多都五百斤左右,只有一年,麥子大規模生病,許多麥子都枯死了,父母擔憂得不行,以為那麥子要絕收了,但最終那一年麥收後,父母稱了糧食,歡喜得不行,她記得清清楚楚,畝產是三百五十斤的樣子。
而且那個時候,麥子的新品種極少,用的還是傳統的自己留的麥種,與現下的這狀況倒差不多。
後來,高產的品種多了起來,麥子的畝產大都在九百斤到一千斤之間。
而前世她所在的農村,要說比現在的條件好的兩點,一是有農藥,二是機井灌溉。
那塊地臨著淇河,澆水應該也不是難事,這麼一比,唯一缺的便是農藥。只差這一樣,難道她就種不出畝產三百斤?況且,良田也並不是一開始就是良田。總是要養的。本來,產量這個因素,在她的決策中就沒有什麼影響力,略微思索了這一番,便把這個因素放在一邊兒。
前一次她只顧著看這荒地的地形地貌和周邊的大環境,又因準備不足,不少時間都浪費了。這一次張貴提前做好了準備,倒是可以從從容容的將這塊地仔細看一看。
繞著張貴開出來的小路轉了一圈兒,心中對這塊荒地又了新的瞭解。這塊荒地以那條小路為界,東邊一大塊兒,裡面的雜草多數為茅草、灰灰菜和一些灌木叢。茅草,也就是農村俗稱的茅茅根,小時候,她們村子北面的一個大沙坑中,這種草最多,根部是白色或者淡黃色的,吃起來甜甜的,小時候她們放學回家,經過這裡,總要挖一會兒茅茅根,再回家吃飯。這種草特別耐旱。生命力極強,根扎得極深,特別不好根除。若是留下斷根,來年仍然會長出新草來;灰灰菜是她們老家的俗稱。也是一種野菜,嫩苗可食。這種草雖然好除,但是一棵結籽極多,估計深埋在地下的草籽,來年春風一吹,這裡又是荒草一片。
而西面的一塊兒裡面的荒草品種更是繁多,象狗尾巴草,青麻,曼陀羅,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