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小廝背上,兩把菜刀輕捷如飛,不過一盞茶的功夫,就把肉剁得稀爛,小廝兒背上卻不見纖痕。
小玉看得瞠目結舌,這廚子的刀工真厲害!
“戚大夫,您家藥膳主要有些什麼菜式啊?”
伊慈心看似閒聊的問戚昇。秦春雁看了表妹一眼,知道她又想偷師了,不禁抿嘴暗笑。
秦春雁之父秦詠是宮中太醫,而她的姨娘,伊慈心之母伊夫人亦在宮中做事,是專為皇帝烹飪的御廚,人稱“尚食娘子”。尚食娘子地位不低,連宮裡許多女官們都要敬她三分,伊慈心自幼便在母親刻意的栽培下習得一身好廚藝。
其實,當時女廚較受重視,社會地位也不錯。無論貧富之家,教女都不以針線為基本功,卻都專意培養她們下廚做飯的本領。如果一個女子能做得幾盤好菜,那便是一個“大好女子”。有時婚聘時講的條件,也是以廚事為優,廚藝好的女子是不愁嫁的。
伊慈心不但學到了母親的許多本身,還特別喜歡創新,一看到哪兒有特別的菜品,定然要先嚐上一遍,再自個回家試做。伊夫人年紀漸長,正想著讓女兒進宮接替她的位子,但伊慈心對母親說還想在外頭多學一兩年,力求精進。
戚昇聽了伊慈心的問題,笑笑說:“還是讓宋夫人給你們說說吧,她最清楚了。”
小玉聽得秦春雁和伊慈心的家世,知道這兩位都不是好糊弄的,當下笑道:“請妹妹們多擔待些,我對醫學和美食可也都只是懂寫皮毛而已。不過我們家的藥膳,種類還是蠻多的,有滋補脾胃的,有清熱祛溼的,有補益理氣的。咦,攤子到了,我們坐下說可好?”
果然如小玉所說,美味居的攤子已經到了。羅掌櫃和方掌櫃都在美味居店裡招呼著客人沒有出來,在這兒主持擺攤招待的就是戚昇。他請兩位女眷在棚內坐下,讓小玉作陪,又忙去了。
小玉讓人端了兩小碗甜品來,請兩人品嚐。
伊慈心看那糖水澄黃晶瑩,有如黃玉,心道賣相確是不錯。她舀起一小勺放到嘴邊慢慢嘗著,粉糯的臉兒上漸漸泛起了光彩。
“小玉姐姐,這是加了蜂蜜調的吧?”
一邊的秦春雁著眼點卻不同:“嗯,裡頭是首烏和丹參……這個搭配不錯。”
小玉見這甜品得到好評,笑吟吟的說:“這首烏丹參蜂蜜汁,是洗淨首烏、丹參後加以清水,再用文火慢煎,去渣取汁,調入蜂蜜攪勻即成。簡單又滋補,可以補氣、滋陰、活血,姑娘家喝就最合用不過了。”
伊慈心還在琢磨這道甜品的做法,秦春雁點頭說:“首烏益精,丹參養血,蜂蜜溫和,三者搭在一塊兒無論是口感還是藥效都不錯。”
小玉說:“如今正值驚蟄,喝這個來滋補是相當好的。其實我們做藥膳的,最重要的就是配合四時變化來調製菜品,兩位妹妹認為呢?”
秦春雁饒有興味的說:“願聞其詳!”
(三更半夜碼字,導致錯漏,深感抱歉!已更正)
第七十六章:養生粥品
惠娘又給三人送來香茶。小玉待二人用茶後才拿起杯子呷了一口,繼續說下去:
“氣候變化對人氣血經脈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例如夏天氣候悶熱,常使人煩躁不安、倦怠散漫。一般說來,天熱時氣血暢通易行,天寒時則氣血凝滯沉澀。秦姑娘,我說的可在理?”
秦春雁笑道:“人稟五常,因風氣而生長,風氣能生萬物亦能害萬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二十四節氣的更替產生了寒、熱、涼、溫的變化,當然會對人的身體產生影響。小玉姐姐也曾習醫?”
“哪兒啊,我連字都識不全呢,這些都是往日裡戚大夫跟外子說起時,我聽到的一鱗半爪。”小玉這話卻不是謙虛,這些理論知識全是戚昇教她的,她在現代懂得的也不過是簡單的美容養生藥膳,真正要說出道理來,還得請教戚昇。自從籌備開美味居以來,小玉一直在跟著戚昇研究藥膳知識,這時才能信口說出一套套理論來。
這時戚昇正好走過來聽見她們的對話,也笑著插嘴說:“春之溫,夏之熱,秋之涼,冬之寒,這四時陰陽此消彼長,不停變換,我們的藥膳也要根據時節來調整。現在是驚蟄,應當保陰潛陽,食用一些具有補益正氣的食療粥來調養身體。”
秦春雁先聽了小玉的一番話,又見戚昇如是說,心道這人果非浪得虛名。
伊慈心又問:“戚大夫,那依你所見,應食用什麼粥品較好?”
戚昇將一個店夥招過來,吩咐說:“將木耳粥、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