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還辦起了“脫水蔬菜加工廠”,專門提供外貿出口,為公司創造財富的同時,也為國家創匯。還擴大經營其它多種經濟方面的作物。在秦縣,群眾一提起這個公司來,就用老話比喻說,芝麻開花節節高。
這天正是他們的“掛牌”儀式。李銘也來了,周圍的鄉鎮、縣直單位、金融系統等來了不少賀客,自然按時下的慣例都多少送一些賀禮,公司也請大家“嘬”一頓,只是不像時下場面一樣大吃大喝,按王達敏說的“備了幾桌薄酒淡席,請貴賓們賜教”。大家平日裡都大魚大肉地嚼食,見今天如此清淡,卻也吃得盆盤乾淨,碗碗清爽。過後李銘說,這王達敏呀,處處顯得精明,少花了錢,還讓人感到吃得痛快。於是他接著又蹲下來在楓樹灣跨業股份有限公司“蹲點調研”。反正他是縣委負責分管農村經濟發展工作的,正是他的職責
掛牌這天,佔運光也來了,王達敏同樣熱情接待。宴席過後他們三個老“插友”自是又好好地聚一下。佔運光提出說,你們反正是“跨業公司”,我的運光建材公司也要加入你們公司,以後我們又是一家人啦。
李銘說,這不失為一個好主張,今後跨業公司少不了要建設,有了自己的建材公司,建設成本就要降低了許多,建材公司的財力可以支援跨業公司,而總公司也可以保障建材公司的常年業務,實現互惠雙贏,大家都好。
王達敏和佔運光都覺得李銘說的對,沒有異議,就剩下辦理相關公司合併和經濟組織“合作”等手續了。
但佔運光提出一個條件,要求麗麗還要回建材公司那邊去主持日常業務工作,他佔運光只負責同相關供貨和大宗銷售單位聯絡關係。王達敏從工作實際考慮,也就答應了。但他又說,麗麗作為跨業公司總部的副總,去建材公司幫助工作可以,因為蔬菜生產這一攤,也還離不開她。
佔運光說,那麗麗就作為總公司的副總兼主管建材公司工作。
王達敏同意後,這事兒就這麼作為“領導”決定的了,麗麗也沒意見,表示服從領導分配,兩頭兼顧著。
事後李銘問王達敏,你今後想把公司發展到什麼程度?
王達敏說,這樣就不錯了,我只求經濟效益的最大化,使加入我們公司的農民和員工生活水平年年能夠得以提高,比原來沒有組織起來強就行,這就是我目前追求的目標。
李銘說,你只說對了一部分,當然這第一步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把我們公司管轄的老百姓或者說員工生活提高了,才好走後面的路,過去那種什麼“先治坡,後治窩”的所謂“學大寨”做法有些絕對,我們的農民和老百姓是最講現實的,只有從現實中讓群眾感覺得到實惠了,才有人跟著你幹,那種想靠空頭的許諾,來調動老百姓積極性的做法,歷史證明已經行不通了。他又說道,因為政治家們慣用的手法就是搞“空頭許諾”,可是政治家自己都不是穩固的,一旦走人,往往人走政息,所以說,我們現在就要給人們以兌現實惠的工作方法和措施,只有這樣,我們才站得住腳,才有號召力。
王達敏說,李銘,你本身就是政治家,你的這些思路是值得其他領導幹部學習的,可是我們以往的領導幹部都是老一套的方法,動輒就是用開會,發號司令來推動工作,所以導致行政成本居高不下的同時還浪費極大和效率不高,而辦事的結果往往又是事倍功半,老百姓還一大堆的意見。
李銘說,這也就是我近年來思考的一個十分嚴肅的問題,你現在會明白,我為什麼對你的公司會這麼用心,你的這種體制和機制一旦獲得成功,它對社會的影響力是無窮盡的,我們希望將來農村的經濟組織形式有一個創新,能有多種形式出現,不要像現在這樣單一的千篇一律的結構——鄉、村、組和家庭形式存在,我想這和改革開放前的“人民公社三級組織,以隊為基礎”沒有根本區別,只是多了個“到戶”自己生產,所以我們要堅持經濟組織創新,我們秦縣就從你這裡開始,走出一條自己的路子來。
王達敏似乎一下子悟到了什麼,說,你的意思是說,我們國家的基層行政體制和機制要進行改革,要從基礎做起,要我們在這裡摸索出一個好的模式來?
李銘嚴肅地說,現在還不能這麼說,等我們這裡有了成功的經驗之後,社會會來總結和實踐它的,因此,你的肩上擔子很沉,任重道遠,但也是無限地光榮和神聖。
不,應該說是我們,而且主要是靠你,是你在背後推著我前進啊。王達銘打心裡這麼說道。
李銘說,應該準確地說是我們的執政黨、國家和政府要求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