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那個方向去嗎?”
那些水手面面相覷,都搖頭答道:“三聖島向不與中原往來,小的們實在猜不出他會逃向何處?”
韋松長嘆道;“中土幅員廣闊,縱橫數萬裡,這麼看起來,要追他實很困難了—一”
水手之中,有一個年紀較大的舵手忽然介面道;“少俠問起,小的倒想到一處可供追查的地方,咱們三島雖不與中土往還,有時卻仍有沿海漁民,前來島側捕魚或求些施捨。因此,沿海漁民,鮮有不知藍衣三島的,其中尤以玉盤洋附近漁民最多。霍劍飛初抵中土,最先登岸之處,大約總在玉盤洋左近的可能性最大。”
韋松心中一動,道:“唔!這話十分有理,想我此次前往藍衣三島,便是在海寧覓的船隻,那船上水手不僅熟悉三島規例,而且隨時準備有藍衣,這就是證明。”
當下盤算途程,若是乘船繞過舟山,反而緩慢,不如舍舟登岸,穿越天台、四明,從會稽山往杭城,正好可以截住錢塘江來船,沿途多山.可以儘量施展快速身法趕路,也許反而早些趕到。
打定主意,當下便遣發原船仍回三聖,臨行對水手們道:“回去之後,代我回報三位老菩薩,無論天涯海角,韋松誓要尋到藍如冰姑娘,將她送回三聖島來。”
水手們羅列拜辭,道:“少俠放心,小的們一定回報島主,靜待少俠佳訊。”
韋松揚揚手,收拾了簡單的行囊,飛身離船,踏上了陸地。
他,終於又回到中原,去時弱不禁風,歸來時卻氣宇軒昂,不但恢復了失去的功力,更得藍衣三聖合力傾注的驚人內力,從此傲睨天下,幾成武林中絕頂高人。
但是,此時的韋松,卻並無一點喜慶之意,單人孤劍,加上一隻小包裹,邁步直奔,步履反倒感覺沉重。
一路之上,除了渴急飢甚,可說甚少休息,北天山‘神行縮地之法’韋松從前僅能施展到七成速度,現在功力運增,行徑曠裡之地,盡情施展,已超過十二成功力,奔行起來,真個快逾飛馬,凌風追月。
日夜兼程之下,第三天午刻不久,韋松已經再度立身在錢塘江口。
他先在江邊勿匆瞥覽,沒有發現三聖島船隻,不覺有些失望,於是,重新找到那艘載他往三聖島去的船家,那船老大見了韋松,連連揉著眼睛,訝異萬分地問:“